【大紀元12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淑華台北5日電)已近八旬之齡的許葉景年過半百時,接觸到日本舞踴,找到了人生的最愛。20 多年來她不但克服頑疾,為自己舞出一片天,還藉此推動國民外交,證明成功並非年輕人的專利。
許葉景現在是中華民國日本舞踴舞蹈研究協會創會理事長。她說,「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比較不會老」。的確,民國21年出生的許葉景,歲月在她臉上並未留下太多的痕跡,日本舞踴讓她越發年輕。
年輕時的許葉景好動,土風舞、交際舞、芭蕾舞樣樣都來,學過很多種舞蹈,直到接觸了日本舞踴後,受過日本教育的她,立刻迷上,「終於找到了人生的最愛」。
許葉景學日本舞踴時已經年過半百,她認為一點都不遲,「日本舞踴沒有年齡的限制,只要有心,一定能夠跳得好。」
為了學習正統的日本舞踴,20幾年前,她隻身赴日拜師學藝,每個月幾乎在日本待上15天,就這樣經常往返台日之間,成了「空中飛人」。
想起當年遠赴日本拜師學藝,除了辛苦之外,她還曾住在周遭都是墳墓的旅館,被嚇到難以入眠。「如果不是一股腦練舞的勇氣,現在再叫我一個人住在墓仔埔,我是千萬個不敢。」
許葉景全心投入,執著的學習舞踴,不過,命運之神也在這時捉弄她,讓她罹患了俗稱「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膠原病,並出現內分泌失調等症狀。
病發初期,她的症狀還不嚴重,但在16年前她創立中華民國日本舞踴舞蹈研究協會時,病痛已經讓她痛不欲生。為了跳舞,許葉景自行貼藥布、吃止痛藥、消炎藥,咬牙苦撐。
日本舞蹈的柔與美要靠纖細的手指來傳達,類風濕性關節炎卻會引起手腳關節腫脹,讓手指變形,難以舞出肢體之美。為了防範手指變形,許葉景土法煉鋼,不斷用自己的手去搓揉關節處消腫,為了追夢,強忍椎心之痛。
內分泌失調,乾眼症、口腔無口水等症狀又接踵而來,讓她每隔幾分鐘就必須點上人工淚液,不斷喝水,保持口腔的濕潤。但無論如何,「這條路,我要再繼續跳下去,直到我跳不動的那一天為止。」
許葉景說,日本舞踴一如插花,各有不同流派。她學過好幾個流派,包括阪東流、花柳流、若泉流、德本流等。因為舞踴流派各立門戶,鮮少交流,跨越流派學習的許葉景,一度遭到各流派拒絕。她向日本老師解釋,「我是外國人,想在台灣推廣日本舞踴,所以想要多學一些不同的舞踴」。老師們也能接受她的說法。
學成歸國後,許葉景成立了「中華民國日本舞踴舞蹈研究協會」,在台灣推廣日本舞踴,如今已經邁入第16個年頭。
這些年來,她教出數千名優秀學生,不少學生已自立門戶,開枝散葉。許葉景的創作,是將舞踴與音樂的歌詞意境相結合,每次都會從日本歌曲尋找創作靈感,嚴格考究劇組演出的時代背景,從頭套、白粧到和服,要求呈現歷史真貌;公演時不惜重金禮聘日本專家,前來為舞者梳頭套、化白粧、穿和服,注意細節,事事要求臻於完美。
今年2月28日在新舞台的慈善公演,許葉景即大膽創作出類似大型的舞台劇表演,自創30人共同演出的「大奧」劇碼,華麗的和服、細膩的演出,呈現出德川幕府時代後宮的勾心鬥角,表演深獲好評。
9月1日,許葉景獲得日本創作舞踴振興會邀請,率領10位優秀門生前往日本國立劇場演出4首曲目,將新創作的「大奧」舞藝首度搬上日本舞台。過去,她曾多次獲邀前往日本,往往表演結束之後,台下的觀眾還難以相信剛在舞台上演出的舞者竟是台灣人。
許葉景說,不但前總統李登輝曾欣賞表演,今年慈善公演後,總統馬英九、副總統蕭萬長也曾致發賀電,肯定她促進台日文化交流的努力。
50歲後才開始踏入舞踴領域的許葉景,靠著毅力和堅持,舞出一片天,推動台日國民外交,證明成功並不只是年輕人的專利,只要有心,就能達到目標。981205
「今天的台灣英雄」專欄部落格網址:http://www.cna.com.tw/TWH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