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有能力的愛

陳秀環(台灣/ 國小教師)
【字號】    
   標籤: tags:

為人父母的您,是否曾想過您給予的愛,孩子接收到的那種感受是愛嗎?我曾經問過家人,知道我愛他們嗎?每個人都說知道我是愛他們的,但心裡的感受卻似乎都不是愛!先生說他感受到的是一種壓力;兒子說我給的是種知識;女兒說是囉嗦。您呢?您知道您給的愛,孩子感受到的是什麼嗎?

日本「才能教育」創始人鈴木鎮一先生,一生極力闡揚愛的能量,強調愛足以使任何一個人的才能發揮出來。許許多多的教育家,也重複強調愛對孩子成長、學習過程的重要,然而我們給的是什麼樣的愛呢?

班上有位小朋友作文一直沒交(全班唯一沒交者),一天偶遇家長,提及此事,原想請家長代為督促,不料,家長竟言孩子不會寫是應該的,因為國語課目前教的是景物,與該作文題目「我的老師」不相干,所以不會寫,沒交是理所當然(我可是上課一再的說明,並書寫每段寫作方向於黑板上的)。這位媽媽愛孩子的心,可想而知,但令人擔心的是,孩子認為沒交作業是別人的錯,那怎麼辦?以後若遇挫折,會不會也把責任往外推?

讓孩子學習負責、誠實的面對自己,也是一種教育,不是嗎?愛孩子應該給孩子有能力的愛吧!為人父母者,終會老去的,孩子在人生的旅途中,若有了您給的有能力的愛,他才能走得平穩,走得遠!◇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良好的夫妻關係中,孩子將深刻體驗愛是互相了解、彼此尊重、互相效勞、承擔責任。
  • 人因為覺得自己很重要,感受到別人的肯定而能生活得快樂。
  • 「教育」絕對也是專業的一種,是值得我們謙卑面對,值得我們認真了解,值得大家互助合作的偉大事業。它不是人云亦云,不是用舊有的經驗推論、不是聽某人說的或依據書本雜誌上寫的,就可以當成評論教育的指標;它是依據教育的原理原則,然後配合每一個學生的個別差異等客觀條件之後,才能研擬出面對不同孩子的積極策略的,它是所有老師們和家長們用心品讀,卻仍不易讀通的一門學問。
  • 因為在學校擔任行政工作,主要在支援老師教學,及提供家長和學生各項服務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常常接到家長對老師班級經營的抱怨電話,倒是很少接到家長肯定老師教學的電話。這樣的現象真不是一件好事!因為親師之間的衝突往往造成「三輸」的局面。
  • 齊國有個姓國的人,因「盜」發家致富,宋國有個窮人向氏跟國氏請教秘訣,卻因「盜」而遭殃入獄。他們兩人的「盜」術為何有這般天壤之別呢?
  • 這一切聽起來不錯,但請記住,對於一些感覺自己沒過過真正的大學生活並且正在努力建立友誼的學生來說,住在家裡可能會很有挑戰性。然而,有一些方法可以克服這些限制。
  • 一說到鳥類,人們可能會馬上聯想到飛行,但事實上,有些鳥類不會飛行,例如主要生活在南半球的企鵝。但既然這些鳥類被歸類為鳥類,為什麼牠們不會飛呢?
  • 大學期間離開家住宿舍或租房住,即自由又獨立,這個想法很誘人。然而,對於一些學生來說,住在家裡是更好的選擇,特別是如果他們的大學就在附近。
  • (圖/小樹文化提供)
    運用可愛故事,培養孩子同理心、學會管理情緒 增進情感表達、提升人際關係能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