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時尚文化的承前啟後(三)

17世紀歐洲男士服裝的演變
font print 人氣: 8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3日訊】(大紀元記者周亦菲法國報導)17世紀服裝是服裝史上的一轉折點,17世紀初期歐洲歷史留下的痕跡除了時常被戰爭困擾之外,另一方面也有經濟的蓬勃發展,同時出現了重要的藝術運動,帶進了一個新的審美和不同的生活概念。逐漸的,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頻繁地更換他們的衣服,這就是在西方社會出現時裝的前奏。

路易十四時期法國推動了一系列經濟和貿易改革,以至法國成為人口聚居最多的國家,借勢在歐洲範圍內加強了軍事與文化上的地位。由於經濟的空前繁榮,在法國出現了許多生產坊,也陸續出現了許多掌握各種能力的知識份子和藝術家,加上凡爾賽宮的建造給法國時裝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機會。

路易十四時期受到了巴洛克藝術的表現形式的影響,細節上採用豐富的點綴,設計富有想像力,採用了精湛的技藝,這個時期男性的服裝式樣極其豐富,變化的頻繁更勝於女性服裝。

1650年起,路易十四執政影響下漸漸脫離了路易十三時期樸實的裝扮,開始時興穿叫rhingrave燈籠短褲,這種短褲的腿部帶有許多褶,且肥得看起來像穿了一個裙子,褲腿上做了花邊裝飾並以碩大的蝶型蕾絲緞帶作了點綴,短褲下面配穿緊身褲襪,然後再配一雙紅色鞋跟的高跟鞋,鞋背上軋了一個彩絲帶。該rhingrave短褲最盛行時,不只是在法國,在德國和英格蘭等國家也廣泛流行。 從1680年起它變得越來越狹窄最後就成了緊身褲。

Le pourpoint是類似夾克衫的上身短衣,用的是上乘質感的布料,打開前排扣,袖子很短可以瞥見裡頭穿的寬鬆的襯衣,袖口上很多花邊裝飾,尤其襯袖上疊置叫「小鵝」的蕾絲花扣,這些裝飾代表著富裕。之後出來的 justaucorps緊身外套就是穿在夾克衫之上 。隨著時間的推移,夾克衫的袖子被去掉了,就演變成了背心,就像今天的馬甲。

最後配一頂以幾束羽毛當裝飾的氈帽,這就是17世紀的正統的男士裝扮。

這種裝扮應該是歐洲社會裏通常看得到的紳士燕尾服的最原始雛型,後來它又簡化成今天的男士西裝,我們可以看到它的演變過程,一脈相承。而在我們中國,男士服裝在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溝通完全斷了線,男性服飾的傳統模式在當代生活中已完全消失 ,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慕名而來法國旅遊的人有兩件事不可缺一,一是訪問名勝古蹟 ,二是購物逛街。

    法國是當今世界時尚中心,但法國首先是一個文化藝術中心 ,法國人打扮高雅 ,當然有文化的包裝,而這卻有一段歷史的造就過程。17,18世紀文化藝術的蓬勃發展使藝術家們具備了傑出的藝術創造力,隨之被藝術熏陶著的人們養成了細膩的審美觀,從他們的眼中發覺的美又應用到在法國的建築物及服裝上,這些無形的資產無疑是法國人最大的的財富。

  • 法國是當今世界時尚中心,但法國首先是一個文化藝術中心,法國人打扮高雅,當然有文化的包裝,而這卻有一段歷史的造就過程。17,18世紀文化藝術的蓬勃發展使藝術家們具備了傑出的藝術創造力,隨之被藝術熏陶著的人們養成了細膩的審美觀,從他們的眼中發覺的美又應用到法國的建築物及服裝上,這些無形的資產無疑是法國人最大的的財富。
  • 外驅金虜,內平匪寇,南宋大英雄岳飛以忠義許國,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紹興五年(1135年),岳家軍平定楊么的洞庭湖之戰,可說是岳飛軍事生涯中一部驚人的傑作。
  • 信陵君待人寬厚,因其禮賢下士,士人爭相奔赴其門下。他養士高達三千多人。圖為趙佶《宋徽宗文會圖》,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王欽若是個外貌瘦弱的宰相,党進是個肚子裡沒什麼謀略的將軍。
  • 在現代社會,有些人會認為算命先生能算準別人,卻算不準自己。其實在中國古代,能算準自己命運,甚至離世之期的高人、術士比比皆是。因天機不可洩,有時是不便說與外人聽的。
  • 曹景宗以生僻的韻字作詩,劉輝開啟奇特險怪的文風。
  • 自束髮從軍到收復建康,岳飛征戰八年,身經大小二百餘戰,終成一位統領精銳部隊的青年將領。金兵撤退後,之前潰逃的宋兵淪落為匪寇,繼續在江西、兩湖橫行作亂。岳將軍來不及撣去一身征塵,毅然投入平定賊寇的戰事。
  • 袁安雪天僵臥而不敢勞煩他人,狄仁傑望見白雲孤飛而思念雙親。
  •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一曲《揚州慢》,唱出外族入侵時古城揚州的蕭條景象。南宋初年,不僅是揚州,江南半壁江山,都在金兵鐵蹄下遭受著戰火浩劫。亂世中成長起來的大將岳飛,在一片哀音中譜出不一樣的聲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