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蓋廟30年 老師傅技藝超群

font print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李容萍報導〕「厝是蓋給人住的,一個人滿意就可以交差;廟是蓋給神住的,得接受眾人的考驗,沒有專業技術是難以勝任的。」57歲的臺灣桃園縣民江金泉是個傳統建廟師傅,擁有30年建廟經驗,不論大廟、小廟,他遵循傳統古法建廟,是各地方爭邀的建廟「土水師」。

江金泉18歲從水泥工學徒做起,3年後就獨當一面承包建築工程,退伍後繼續這項老本行。一直到娶妻後,為養活一家五口,27歲那年,跟著表舅江新勇蓋廟。

江金泉肯學肯做、講求技術本位,很快成為蓋廟高手。他說,建廟的規矩和忌諱相當多,高低寬窄都得遵循傳統古法,依照巧聖先師魯班公所制定的尺寸施工,一座精雕細琢的廟宇,小間的要4、5個月,大型的則需1、2年時間。

江金泉說,老舊的廟宇重建愈加富麗,神龕雕繪金碧輝煌,敬桌也用最好的花崗石鋪設;近年來竊盜猖獗,銅製神明爐和祭祀器具常被偷走,現在改用笨重的石雕製品。

至於金爐又是神明的財庫,要好用又耐熱,金爐內必須加一層耐火磚,上面預留氣孔,以防止溫度過高而爆裂;金爐安置的方位、風向,都關係到燃燒金紙時的良好與否。

蓋廟算是獨門工夫,經常大熱天在太陽底下工作,曬到暈頭轉向。面對後繼無人,江金泉也擔心這項技藝會失傳。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