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來寶的藝術技巧《語言格律之六》
「垛句」例舉︰
垛句在渲染某些特定氣氛,和敘述某些同類型的詞、語中,由於節奏的奇異變化,會有一種特殊的力量,具有一般句式所不具備的功能,在作品中值得研究和運用。
「三字垛句」:
三字垛句總是獨立存在的,故在韻轍上要每兩句一合轍,並且同聲。因此,此種垛句是偶數的存在,並可在垛句後用七字單尾句來做結束句。再舉一例:
「開豁口,爬城牆,拆牌樓,修橋梁,填明溝,墊葦塘(以上為六個三字垛句),
只修得條條馬路溜光倍兒亮寬又長(收尾句)。」
它的收尾句:「只修得條條馬路溜光倍兒亮寬又長。」其實是在原來的七字單尾句前,加上個三字句頭和四字句腰,實際上與用七字單尾句來做收尾的效果相同。
四個三字句段連續出現,又能達到每兩句同轍同聲,就構成了三字垛句的格式。它既可以繼續往下垛,又可以轉向下邊的同韻句組,還可以只用一句與垛句同轍同聲的正格句式來收尾。例如:
「車輛多,線路廣,通農村,通工廠(以上為四個三字垛句),
縱橫交錯織成網(收尾句)。」
總之,三字垛句用起來比較靈活。
「五字垛句」:
五字垛句和三字垛句有很多相似之處,例如:
「演戲你不演,唱歌你不唱,木馬不敢跳,單槓不敢上(以上為四個五字垛句),
籃球場上你轉向(一句正格句式收尾)。」
這與剛剛「車輛多,線路廣」三字垛句的情形極其相似。
再如:「英雄來的真不少(只用一句為垛句做引句),
東起東海岸,西到西天腳,北自黑龍江,南至海南島(五字垛句);
也不論工礦企業機關與學校,各路線的人民代表都來到(轉聲的收尾句組)。」
「垛句」特點:三字垛和五字垛特點相同。
其一,句子必須是「偶數」,每逢雙數要合轍、同聲,(每一句都同轍、同聲當然也可以。)這些同轍、同聲字,如果是同音、同字也無不可。
其二,垛句前的「引句」和垛句後的「收尾句」,如和垛句同轍、同聲(或同音、同字),運用一句、兩句均無不可;如需轉轍、轉聲,則各需運用到兩句或兩句以上,從而形成了垛句獨立存在於各對韻句組之間的狀態。
其三,三字垛和五字垛還可以各自已對偶句數摻插在一起使用,但在「韻轍、聲調」上仍須符合「對韻」要求。見下例:
「他又講吃又講喝,飯菜要了一大桌(垛句前的一對引句;梭波撤、陰平),
炒肉絲溜肉片兒,炸丸子烹蝦段兒(三字垛小言前兒轍、去聲),
紅燒獅子頭、辣子炒雛雞兒、糖醋元魚子、粉皮拌雞絲兒(五字垛小人辰轍、陰平),
四兩大麴三兩飯,餘再外還買了兩個松花蛋(言前撤去聲的收尾句組)。」
﹙本文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