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唱藝術教本系列

數來寶的藝術技巧《語言格律之五》

垛詞的節奏
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14
【字號】    
   標籤: tags: , , , ,

所謂「假句」︰
數來寶的基本節奏特徵之一,是兩字一拍,每個字不少於半拍的時值;這樣,一句詞有幾個字,該唱幾拍,也就明確了。再者,因為字數本身已表明了拍數和節奏型態,據此便可以從字數上去辨認各種句式。

但是,如前章所述,許多唱詞縮短了時值,使得句中字數雖然增多,但拍數並無變化。事實上單從字數判斷已無法辨認句式,這些句子的字數從而形成「假像」,所以我們稱此種句子為「假句」,這些「假句」具有正格句式的優長,也應該被當作正格句式來運用。由此可見,寫唱詞是要從口語出發,而不是從書面上、字數上死摳。

例如以下,這些假句都超過七字,但都唱成七字單尾句一句四拍的正格節奏。如(每一拍中間以『-』符號間隔表示):
出些個-產品-還挺-全。(假八字單尾句)
三天-兩頭-吃不上-飯(兒)。(假八字雙尾句)
給咱們-留下個-破爛-攤(兒)。(假九字單尾句)
棉花桃-亞賽一個-大拳-頭。(假十字單尾句)
我們倆-在一起-說了半-天。(假十字雙尾句)

所謂「垛句」︰
在句中增加四字句段的,有些是在一句唱詞中,連續加進了三個以上,這樣,這些四字句段就形成了「四字垛句」,(『垛』字意指堆積。)從以往的演唱中看,一般說來,同樣音節組織的四個短句排列在一起,就會形成同一種節奏型態反覆出現,因而在聽覺上造成奇異、新穎感覺的特殊效果。

「四字垛句」:
這樣,連續加進三個四字句段,與原句腰的四字句段連在一起,就構成了「四字垛句」的格式。連續加進四個四字句段的,也會產生同樣的效果。例如(每一拍中間以『-』符號間隔表示):
「也不-論-科學-種田-技術-革新-高額-豐產-興修-水利-抗旱-排澇-搞深-耕。」

其中垛句位於原句腰:「科學-種田」及新加進的四個四字句段處:「技術-革新-高額-豐產-興修-水利-抗旱-排澇」,如此合併起來有二十個字,這種垛句通常附在某句詞裡,而不能單獨存在,同時本身在轍韻、聲調上皆無特殊要求,合不合轍皆可。

「二字垛句」
同上,二字垛句與此有相類似的情況,例如(每一拍中間以『-』符號間隔表示):
「我見-過-老張-老李-老侯-老鄭-老馬-老楊-和老-陳。」

這個二字垛句與四字垛句並無不同,只不過全由二字句段組成。句段的數量也應和四字垛句相同,要同時出現四個,或四個以上才能形成垛句的效果。實際運用起來,二字垛句在轍韻、聲調上仍無任何要求。

「三、五字垛句」
三字垛句和五字垛句就不同了,它們的特點之一,這些垛句基本上是單獨存在的。例如三字垛句:
「東大樓、西大樓,南大樓、北大樓,居民樓、辦公樓(以上為六個三字垛句),
百貨大樓、郵電樓,廣播大樓、電視樓(這是與上下句組成轍韻相同的句組),
樓挨樓、樓靠樓,樓接樓、樓連樓,千座樓、萬座樓(再接六個三字垛句),
北京城到處是大樓(收尾句)。」

以上的兩處三字垛句,從唱詞書寫格式看,其實各是三個六字單尾句,這一種垛句每句尾字都相同,也即都同轍、同聲、同音。

﹙本文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語言格律之二
    生動、形象︰
    語言要生動和形象,首先必須對所敘的事物有具體的認識,腦子中首先要想得到形容的詞句;而不能光想到大概卻說不出來,必須能找到洽當的語言來表達。
    寫詞潤色︰
    寫詞是完成作品的最後一步,作者應把語言上的種種技巧和豐富語彙,盡力的發揮出來,在推敲潤色之際,要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精神,把唱詞努力的寫好。
    基本唱詞節奏︰
    為了使它能夠節奏順暢,便於人們上口、入板,演唱順嘴、好聽,這種句式通常是由兩個字一拍,一字半拍的速度來唱...
  • 句式上的發展、變化,首先表現在對「六字單尾句」的運用上,「六字單尾句」原本是即興表演的產物,符合「現編現唱」的需求,但是現在數來寶的結構,通常是帶有故事性的多段敘事體,實際上已經少見現編現唱的狀況了,所以「六字單尾句」已在作品中逐漸的漸少。
  • 唱詞的時候,無論加個三字頭、三字句段,或是加個四字句段,都還符合原有的節奏規律。甚至一連加了兩個句段的,也同樣破壞不了這種演唱特色。
    原來句頭『砸到-哪裡』四字現在變成句腰,新加的兩個三字句段則在『像一-把』、『大鐵-鎚』的字頭處,倒數三字仍是句尾。
  • 安妮女王除了開創英國18世紀的黃金時代外,她的統治還標誌著繪畫、戲劇、詩歌和音樂等高品質藝術的興起。安妮女王延續伊麗莎白女王一世(Queen Elizabeth I)曾使用的座右銘:「永遠不變」(semper eadem或always the same),體現她的使命就是恢復受法國和西班牙影響之前的英國的價值觀與傳統。
  • 古代的風景畫或人物畫中有建築物的構圖,依賴界尺將建築物的飛簷、樓閣、楹椽等畫得唯肖唯妙,這種有直線的畫,稱為「界畫」。
  • 透過提升日常物件的美,西班牙「博德貢」(Bodegón)畫作將這種儀式化的舒適氛圍融入其中。
  • 1806 年,約翰‧卡羅爾(John Carroll)成為美國第一位天主教主教。他的家族在美國建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卡羅爾還親眼目睹了新國家第一座大教堂的開工。這座教堂是美國早期傑出建築師本傑明‧亨利‧拉特羅布(Benjamin Henry Latrobe)偉大的傑作之一,如今稱為巴爾的摩大教堂(Baltimore Basilica)。
  • 清澈的如臨仙境、如沐清風般的寧靜與靜謐的音樂,要求有印第安人的笛聲,悠揚的、具備强大穿透力
  • 杜倫大教堂(或譯達勒姆座堂,Durham Cathedral)位在英格蘭東北方,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這座大教堂是著名的諾曼式建築(Norman architecture),由法國諾曼人在11、12世紀時建造的英格蘭羅馬式風格(English Romanesque style)。
  • 德國聖多瑪斯教堂前的巴哈雕像。(Shutterstock)
    「復格」的源起可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2),在巴哈時代達到了最高峰,之後雖然逐漸沒落,但是這種艱難的音樂形式卻常被後來的作曲家視為一種能力的挑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