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足彩分析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打造神轎半世紀 王永川薪傳老技藝

font print 人氣: 4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市8 日電)滿頭白髮的王永川,一如往常地坐在台南市神農街的陰暗角落。半個世紀,一把鑿刀,他以血汗刻出府城傳頌的「永川大轎」。

走過台南市海安路及神農街口,可以看到一座古宅,古宅牆面畫著1 位老人坐在神轎旁工作。這座古宅就是名聞道教廟宇,專門打造神轎的「永川大轎」工作坊。

77歲的王永川,國小畢業後,就跟著父親學習木工,協助擔負家計,做些菜櫥、佛櫥、佛架等,技術精進後,就在神農街老家研發打造神轎,手創「永川大轎」工作坊。

早年農業社會,神轎幾乎是全手工打造,繁複的雕刻讓人眼花撩亂,王永川雖不精於雕刻,但在神轎設計、選材上有獨特的眼光,名聲逐漸響亮,1970年代,王永川和「永川大轎」已在道教廟宇及南部工藝界打出名號,拜師學藝的人絡繹不絕。

王永川打造的神轎,完全不用釘子,全採傳統接合「榫卯」,神轎材料堅持選擇「樟木」,才能讓神轎展現出最佳細膩的雕刻手法。

50年來,府城近7成道教廟宇神轎,全出自王永川的「永川大轎」,連外縣市廟宇也聞風而來訂製,這項特殊技藝,也成了家族的重要傳承,王永川的兒子、女婿、外孫,也都投入了打造神轎的行列。

已逾古稀的王永川,雖已退居幕後指導,但每天還是會坐在神農街敲敲打打,不擅言詞的他,以雙手開創神轎事業,摸著神轎及鑿刀,讓他心中感到喜悅,連兒孫輩都說,「老爺爺就是每天工作,身體才如此健朗」。

「永川大轎」工作坊是座古宅,空間很窄,正廳中央供奉工匠祖師爺「魯班」,其他地方擺著幾頂補修或閒置的神轎,王永川坐在角落裡工作,毫不起眼,路人可能以為王永川只是個不甘閒得發慌的老人,卻不知民間傳承的技藝,就是從平凡中誕生,永不磨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台灣茶在19世紀清末到日治時代風靡歐美。當時歐美人士對於香氣迷人的「福爾摩沙烏龍茶(Formosa Oolong Tea)」,存在無限好奇與想像,一箱箱繪製精美的烏龍茶,從東方國度遠渡而來,價格高昂且搶手。
  • 伴隨著飄揚的五彩布條、七彩霞光,有著絕世神功的俠客在操偶師的掌中翻騰跳躍,源自台灣的「金光戲」是1950年代流行的布袋戲的一大種類。同一時期,美國知名布偶劇電視節目《芝麻街》(Sesame Street)的角色豬小姐(Miss Piggy)與青蛙科米(Kermit)自布偶師Jim Henson在1955年創造以來,成為美國電視、電影行業重要的文化象徵。當台灣布袋戲來到美國,會擦出怎樣的火花?本報記者專訪現任台北偶戲館館長的蔡易衛,分享他兩年前訪美交流的經歷。
  • 2023年中秋節前後,Gene身穿一襲黑色旗袍,現身在倫敦的公益慈善演唱會中,用英文唱出鄧麗君原唱、蘇軾作詞的〈水調歌頭〉,也就是華人耳熟能詳的《但願人長久》。(Gene提供)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Gene身穿一襲旗袍,在倫敦一場演唱會中用自己翻譯的英文唱出鄧麗君名曲《但願人長久》,引領西方人領略千年前蘇軾《水調歌頭》中美麗的月色、對天人究竟的思考、摯愛家人的繫念,以及一個凡人對生命永恆美好的期盼。
  • 2021年香港攝影師高仲明移民台灣。(宋祥龍/大紀元)
    惡法如影隨形、無所不在,「這就很像一把無形的刀架在你的身上。我覺得這是最恐怖,比直接不讓你說,更恐怖。」早年到中國採訪,他看透了暴政下受荼毒人們的血淚悲歌。他預見中共黑手下的香港將「慢慢脆弱、慢慢腐化」。於是他與妻子選擇移民與香港生活狀態接近的台灣。
  • 想想看古代,確實沒有便利商店,也確實沒有線上購物,不太可能有物流的概念,或是快遞等現代的名詞出現。不過,如果你閱讀過古書,孟子說過:「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為備」(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孟子何許人也?戰國時期的儒家代表人物,距今至少有兩千多年。看看《貨郎圖》,想想這句話,誰說古代沒有物流的概念呢?再看看這些貨郎,他是不是肩負著物流的概念?然後實踐了孟子的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的概念呢?
  • 僑居法國的台灣人對台、法兩地的生活有什麽樣的體會?在全球經濟與政治局勢緊張的境況下,他們對未來又有什麽樣的打算?爲此,筆者采訪了三位生活在法國的台灣年輕人,他們分享了在異鄉生活、求學和工作的經歷。他們置身不同的社會環境中,在不斷吸收法國文化與精神價值的同時,始終保留著對台灣的熱愛。其中一位受訪者說:「法國和台灣都非常自由,但自由的方式不一樣。」透露出民主制度在不同的國家,因民族思想與傳統習慣的不同,而有著其差異。
  • 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很多國家將這個紀念日定為法定假期,以慶祝女性在經濟、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女性在這個世界上占了一半的組成,如果有機會的話,他們一樣可以有所成就,為國家社會奉獻一己之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