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王子與市交 共織台中交響情人夢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翠莉台中報導)台中市交響樂團為推廣音樂藝術文化,每年定期舉辦社區、校園的巡迴音樂會,並在春、秋兩季舉行大型的音樂會。2007年起,由寶輝建設贊助,台中市交響樂團在秋季規劃「交響情人夢」系列音樂會,擷取日劇交響情人夢當中的經典樂章,讓民眾重溫古典音樂的感動。每年的音樂會也都有不同的主題,去年介紹了小提琴協奏曲以及知名的歌劇粹選,今年則是邀請維也納鋼琴王子Matthias Soucek 與樂團同台演出,為樂迷們帶來鋼琴協奏曲中,最經典的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這是維也納鋼琴王子Matthias Soucek第二次來台,但是他在台灣第一次的大型演奏會,這位被華盛頓郵報譽為貝多芬最佳詮釋代言人的音樂家,是貝森朵夫國際鋼琴大賽最年輕的首獎得主,他將用有「鋼琴中之勞斯萊斯」美稱的貝森朵夫鋼琴,彈奏深受樂迷喜愛的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Matthias Soucek 七歲時即顯現出他鋼琴天分,在聽見收音機播放的operetta(輕歌劇)曲調,可以立即記憶並演奏,九歲即成為維也納音樂學院學生,並在隔年舉辦了個人生平第一次的鋼琴公開演出。他是一位成功的藝術演奏家,經常被邀約到全世界巡迴演出,許多愛樂者都被他優美的琴音深深吸引,跟著動人的旋律,沈浸在拉赫曼尼諾夫的音樂世界,讓人回味無窮。

這次音樂會除了拉赫曼尼諾夫的鋼琴協奏曲之外,台中市交響樂團還會演奏包括蘇佩的《維也納之晨午晚序曲》、莫札特《小星星變奏曲》、比才《第二號卡門組曲》以及鮑羅定《韃靼舞曲》(選自哥劇「伊果王子」)等多首膾炙人口的交響樂曲。

「台中交響情人夢」音樂會將於98年10月23日(星期五)晚上7點30分於台中市中山堂演出,有興趣的民眾可以上年代售票網站購票。


(攝影:林翠莉/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市19日電)國際知名作曲家及指揮家譚盾明晚將與台中市交響樂團合作演出,譚盾今天下午先到市府拜會市長胡志強,胡志強稱讚譚盾才華橫溢,希望未來歌劇院啟用時能邀譚盾前來。
  • (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中報導)榮獲多項國際大獎及日本奧斯卡13項大獎提名,同時入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將提前在各大院線放映前,先行在21日晚間6:00在台中市圓滿戶外劇場舉辦首映。電影播放前,邀請台中市交響樂團8位大提琴手,演奏片中由享譽全球日本電影配樂大師久石讓操刀的動人主旋律,為電影首映會增光。

  • 安妮女王除了開創英國18世紀的黃金時代外,她的統治還標誌著繪畫、戲劇、詩歌和音樂等高品質藝術的興起。安妮女王延續伊麗莎白女王一世(Queen Elizabeth I)曾使用的座右銘:「永遠不變」(semper eadem或always the same),體現她的使命就是恢復受法國和西班牙影響之前的英國的價值觀與傳統。
  • 古代的風景畫或人物畫中有建築物的構圖,依賴界尺將建築物的飛簷、樓閣、楹椽等畫得唯肖唯妙,這種有直線的畫,稱為「界畫」。
  • 透過提升日常物件的美,西班牙「博德貢」(Bodegón)畫作將這種儀式化的舒適氛圍融入其中。
  • 1806 年,約翰‧卡羅爾(John Carroll)成為美國第一位天主教主教。他的家族在美國建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卡羅爾還親眼目睹了新國家第一座大教堂的開工。這座教堂是美國早期傑出建築師本傑明‧亨利‧拉特羅布(Benjamin Henry Latrobe)偉大的傑作之一,如今稱為巴爾的摩大教堂(Baltimore Basilica)。
  • 清澈的如臨仙境、如沐清風般的寧靜與靜謐的音樂,要求有印第安人的笛聲,悠揚的、具備强大穿透力
  • 杜倫大教堂(或譯達勒姆座堂,Durham Cathedral)位在英格蘭東北方,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這座大教堂是著名的諾曼式建築(Norman architecture),由法國諾曼人在11、12世紀時建造的英格蘭羅馬式風格(English Romanesque style)。
  • 德國聖多瑪斯教堂前的巴哈雕像。(Shutterstock)
    「復格」的源起可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2),在巴哈時代達到了最高峰,之後雖然逐漸沒落,但是這種艱難的音樂形式卻常被後來的作曲家視為一種能力的挑戰。
  • 威爾第(Verdi)的歌劇作品《馬克白》(Macbeth),於2007年薩翁林納歌劇節(the 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演出。(公有領域)
    隨著美國革命的消息傳遍歐洲各地,訴求個人自由或民族主義的思潮,衝擊著社會各個領域,連藝術界也不例外。古典音樂從上一個時代的形式規範過渡到充滿無限可能的浪漫主義時期(1830—1900年)。歌劇,尤其體現當代潮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