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全球搶油 中國四面出擊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羅添斌/特稿

中國與日本因為油田開發問題相互指責,事實上,中國積極搶佔國際油源的行動早已持續多年,加上中國考量全球能源逐漸枯竭,早在全球展開搶油大作戰,更結合其能源、經濟、軍事與外交上的「四合一」戰略部署,為其亞洲稱霸甚至是與美國抗衡的世界霸權做準備。

中國為了讓其戰備儲油量能確保未來五十年的不虞匱乏,也為了確保國際能源供應及安全,近年來採取「東擴、西進、北連、南通」的四面出擊策略,在全球進行搶油行動,其石油戰略部署也具軍事深層意義。

石油戰略部署具軍事意義

中國綿密的部署網包括在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建造新的海軍基地;在孟加拉的吉大港建立貨櫃港;與仰光政權保持密切關係,並將緬甸當成是中國接近麻六甲海峽的「衛星國」,以確保石油海線通路的安全,進而擴張海上軍事實力,這些都是中國兼顧能源及軍事部署的行動之一。

另外,為確保能源取得無虞,中國砸下重金,採取鉅額經援、合作開發、建立軍事據點及取得外交主導權等統合策略,大幅擴張在國際油源、礦產開採權,但也因為以大筆經費經援多個迫害人權國家,持續引發各國關切。

中國對能源的積極主動,已經在亞洲及世界各國產生競爭效應,2004年間,中國與日本爭奪俄羅斯遠東輸油管道,曾受到國際矚目;2005年1月,中國、日本、韓國與印度等四國在印度新德里召開與中東八個產油國的協調,就是意圖先形成以中國為主體的油源聯盟,但是各國之間各懷鬼胎,中日以及中印之間隨後也因為爭奪其他地區的油源產生不快。

中國去年與日本簽署東海部分油田的合作協議,雙方原同意對未簽協議部分的油田,要採取維持現狀方式處理,但中方在未知會日本的情形下私自動工擴大,才導致此次兩國的相互指責事件。

中國與印度之間的搶油競爭,油源角力的區域更是超過中日之間,除了相互爭奪鄰近俄羅斯尤科斯公司股權,還涉及伊朗油田開發,及安哥拉、蘇丹、敘利亞等國油源的開發案,競爭範圍更遠到南美產油國,中國近年在狂吸國際資金的奧援下,贏得較多的勝場。

不僅如此,中國在北美洲及南美洲的搶油作戰同樣不遑多讓,除了與南美地區的厄瓜多、委內瑞拉兩國取得開發協議外,還逐步對準美加兩國石油公司,希望透過重金收購股權方式,取得一定比例的油源開發權,甚至是取得石油公司的經營權。

金援迫害人權國家引非議

能源開發伴隨而來的通常是主權爭議,甚至是更進一步的軍事行動,兩岸即使擴大合作開發油源,但勢必會因為中國在全球各地採取積極搶進的作為,連帶讓台灣成為其他國家眼中的尖刺,台灣即使在合作開發油源上取得一定利益,但在國際空間上卻未必得利,得失之間,執政者理應冷靜思考再做決策。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