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修煉故事:唐三藏(上)

一、十三歲破格為度僧
陳意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34
【字號】    
   標籤: tags: ,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歷盡萬般辛苦終於到達西天修得正果,有人說這是小說。其實在歷史上真實的唐僧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冒著生命的危險,憑著一顆赤誠的心和驚人的毅力,歷經死地,孤身行程二萬五千餘里才到達印度取得佛經。唐僧西天取經的過程也是一個修煉者放下生死的修煉過程。

一、十三歲破格為度僧

唐僧,世稱唐三藏,俗姓陳名瑋,河南洛州緱氏縣(今河南省偃師縣南)人,生於隋文帝開皇二十年(600),另說仁壽二年(602),開皇十六年(596)卒於唐麟德元年(664)。出家後法名為玄奘,故又稱為玄奘法師。

陳瑋的父親潛心儒學、經術。他共有兄弟四人,二兄從小出家,法名長捷,住洛陽淨土寺。玄奘排行第四,自幼賦性聰穎,儀表非凡,八歲即從父受業,勤學不懈。當聽父講書至孔融避席故事,忽然站立起來。父向其故,答以孔融見長輩避席,今父為兒解經,兒豈敢安座?父甚嘉許。且其幼時別具素質,不與頑童為伍,不聽邪言媚語,常隨二兄長捷法師學習佛教經典。

隋唐時代,佛教盛行,政府規定度僧出家的考試制度,甚為嚴格。凡欲出家學佛,皆由政府統一辦理招考,凡經考試合格,才錄取為僧,名叫“度僧”。隋煬帝大業十年,政府布告度僧十人,那時玄奘只有十三歲,不符合度僧之規定年齡,不得進入考場。玄奘很失望。徘徊考場不肯離開,主考官大理卿鄭善果,是一位佛教信徒,聞知此事,召來相見,覺得他年少而溫文爾雅,迥異常人。問他為何出家?答以“志欲遠紹如來,近光遺法。”年紀雖輕,口氣很大,令考官驚讚不已。故特准出家,破格入選。並對旁人說:“誦業易成,風竹難得,若度此子,必成佛門大器!” (待續)

(本文摘編自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西藏是個特別的地方,也是與天空最接近的地方,那裏的人虔誠的信仰佛教,相信輪迴轉世,善惡有報的天理。
  • 國畫
    唐朝時候,朝廷特意表彰了工部尚書邢曹進。他是一個於國於民,確有功德的人。
  • 夜裡起來誦經時,忽聞扣門之聲。開門一看,見有一人身著玄衣武冠向他致敬說:「我是泰山府君,因您誦經,故而前來聽聞佛法。弟子廟中有一石函,其中多有財物,我以此佈施給您,您大可開取。」
  • 城裡有一位富有的長者,視財如命。當時佛陀僧團以托砵維生,但是這位有錢人一看到出家人就趕緊把門關起來,不願意布施供養;如果有乞丐來乞食,他也是閉門拒絕,像個守財奴。
  • 乞兒與母親走到城裡一間很大的房子前面,心想:這間屋子的主人一定很有錢,有錢人分一、兩碗飯給乞者,應該不算多吧!於是母子倆向他們乞討。
  • 晉朝時,有一位出家人法名釋法衡。他雖然出家為僧,但一直不能精進修煉,僅僅只是心中懷有對佛法與修煉的仰慕而已。後來有一次他得了一場大病,受了十來天的病痛之苦後便元神離體到了陰間。大家都以為他已經死了,可過了三日他又甦醒過來啦。
  • 夜深了,陳中行從睡夢中驚醒過來,他聽到了屋簷下那隻老母雞和小雞們的說話:“你們來世如果有機會轉生成人,可不要向這個陳中行學,他做了那麼多壞事,將來會有報應的。”
  • 陳中行真的就來到那個小石屋中;熬了三天。第四天中午有個小和尚端了碗米飯坐在小屋門口津津有味地吃著,並對他說:“師父讓我跟你說,你如果熬不過去,可以去吃點東西再下山。”陳中行沒有吭聲。就這樣七天過去了,陳中行終於被答應留了下來。
  • 他看見目犍連從上邊掉了下來,以為是不祥的東西,拿起車輪便打.....目犍連被打的骨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