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記精選:麥克阿瑟(70)
然而,唐•曼努爾•奎松不這麼想。就要發生重大事情了,他必須成為舞臺中心人物。民防就是他選好的舞臺。他越來越感到怒不可遏,甚至公然宣稱羅斯福和塞耶應該在戰時“被絞死在燈柱上”,因為他們阻礙了他的民防計畫。
麥克亞瑟試圖遠離這場爭吵。他的任務是建立一支能夠作戰的部隊。但塞耶時不時扯他的後腿,抱怨麥克亞瑟“極不坦誠”,與最高行政長官辦公室的合作不夠密切產麥克亞瑟針鋒相對,拒絕出席以最高行政長官名義舉行的一場答謝宴會,以此表示他對塞耶的看法。
麥克亞瑟重新成為執掌兵權的重要人物,從而也再次獲得了奎松的尊敬,在奎松的宴會上不再被視為不受歡迎的客人。奎松的未來前景也發生了變化,共同體憲法規定總統的任期為6年。奎松過去常說,他無意再競選,但當機會到來時,他改變了主意,參加了競選並且當選了。麥克亞瑟送去了一封祝賀信,說:“ 我對您的熱愛令我感到驕傲,這種驕傲之情激勵著我,即使您的家人也沒有如此深切的感受。”
海軍在美國遠東陸軍成立之前就在菲律賓的主要港口佈雷,馬尼拉常進行封鎖演習。不過,麥克亞瑟恢復現役給熱帶悶熱的氣候帶來了活力,這是由行動而產生的活力。由於日本的威脅迫在眉睫籠罩馬尼拉的悲觀主義和失敗主義突然銷聲匿跡了,似乎美國又將為菲律賓而戰。
就在前一年秋天,麥克亞瑟還悲觀地告訴奎松,“美國在這兒的軍隊不過是美國統治的象徵,”並警告說,“美國政府計畫從菲律賓戰略退卻這並非不可能。”但在1941年8月,這一切焦慮都不復存在了。陸軍部一改長期以來放棄菲律賓的計畫。這並非因為麥克亞瑟的口才或警告,而是因為總統想顯示遏制日本擴張的決心。
菲律賓未來局勢的問題一下子提到了陸軍部議事日程的首位。現在的方針是什麼:撤還是打?美國只要有一丁點不願保衛菲律賓的意思,那就木僅會長日本的威風,而且還可能導致其入侵菲律賓群島。形勢要求表示出公開而堅定的為菲律賓而戰的立場。馬歇爾7月31日告訴其部下:“美國的方針是保衛菲律賓,”這與美國在歐洲的政策不矛盾,在歐洲是要促使英國和蘇聯堅持戰鬥。
8月9日,麥克亞瑟到造船廠參加他夢寐以求的一艘艦艇的下水儀式。在人群的歡呼聲中,奧羅拉•奎松揮舞著一瓶香擯,為錫德•赫夫的第一艘本地生產的魚雷快艇剪綵。她為之取名為Q-112。這艘快艇加入了麥克亞瑟買的兩艘美國艇的行列產
此後不久,海軍中尉約翰•D•巴爾克利到馬尼拉指揮被編入亞洲艦隊的6艘魚雷快艇。麥克亞瑟請巴爾克利來,並要求他幫忙。問他是否願意訓練菲律賓的魚雷快艇官兵?雖然巴爾克利除了訓練他自己的人之外,沒有多少時間,但他還是同意了產
8月15日,麥克亞瑟在維多利亞一號堡召開了駐菲律賓美國陸軍高級軍官會議,菲律賓師的師長喬納森•溫賴特準將出席了會議。他解釋說,他準備為菲律賓的完整而戰。目前官方的戰略方針仍然是3號橙色作戰計畫。它要求菲律賓師阻止敵人在林加延灣海灘登陸,如果失敗——就菲律賓師很弱的火力和機動力來看,肯定失敗——部隊將撤入巴丹半島,固守馬尼拉灣,直到美國海軍運來援兵。根據計畫,一旦發生衝突,海軍將向南迅速撤退,待日後反擊,具體日期待定。
溫賴特和麥克亞瑟都厭惡3號橙色作戰計畫。削瘦的溫賴特高大單薄,曾是騎兵,天性好戰。如今,他用一根粗拐杖一瘸一拐地走路,因為他從一匹烈馬上狠狠地摔了下來。和麥克亞瑟一樣,溫賴特是1906年西點軍校的第一上尉,是陸軍中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他批評3號橙色作戰計畫是一份失敗主義計畫,這一計畫讓陸軍坐等海軍救援,令人沮喪。“防禦要積極,他媽的,不能消極!必須有反擊。”溫賴特說。與麥克亞瑟相同,他想阻止日軍在菲律賓的土地上建立灘頭陣地。
麥克亞瑟解釋了他的群島防禦設想。他將徵召7.6萬菲律賓陸軍後備役人員,把他們組織成10個師。菲律賓師這一惟一的正規師將提供幫助,把它的人員分散到這10個師去進行訓l練和領導,這樣,到11月底菲律賓將能夠把約85萬人用於海岸防禦,另有4萬人可在1942年初組成更多的師。
9月5日,馬歇爾電告麥克亞瑟,說只要有船,他準備派給他“約1.8萬一流的國民警衛隊。”麥克亞瑟迅速回電,說他寧願要更多的物資裝備他現有的部隊,還要更多的飛機和高射炮。馬歇爾同意了這一要求。
麥克亞瑟拒絕這一部隊的原因之一是他缺乏設施給這些人以適當的訓練以及維護他們的裝備。此外,他肯定也知道,此刻已沒有什麼“一流的國民警衛隊。”這些部隊無一例外地訓練差勁,裝備次,指揮官衰老羸弱。一支這種警衛部隊木僅不解決問題,還要增加他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