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女婿Steven 茶師證照在手愛茶成痴

font print 人氣: 3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美瑜台北24日電)老中喝茶不稀奇,老外喝茶喝到有泡茶師證照就令人刮目相看;「台灣女婿」Steven Jones,藉東方美人茶走入茶的世界,他發願要將茶文化知識譯成英文,讓更多外國人體驗茶道之美。

來自美國加州的Steven,過去只懂喝茶包,平時就是以馬克杯泡茶,與多數西方人一樣,對東方文化只略知一、二,直到上世紀90年代日本推廣綠茶後,才開始認識綠茶。

與台灣籍的太太張麗香結婚後,Steven於1997年來台教美語,無意間在台北市衡陽路一家知名的茶藝中心啜飲第一口茶「東方美人」,蜂蜜味與熟果香混合的茶香,讓他為之驚豔,也開啟Steven習茶之路。

Steven笑說,初到台灣語言不通,為了了解茶,就推派太太學習茶道後再向他轉述,平時到家中作客的友人滿口台灣話,只能「鴨子聽雷」的他剛好就專職「奉茶」開始練起。

Steven說,誠心奉茶的肢體語言,讓他有感於自己是團體的一份子,也悟出「茶」也可以成為人際溝通的橋梁,於是與太太一起加入習茶行列。

習茶前的Steven是個愛喝酒的胖子,體重一度達106公斤,他的朋友也幾乎都是「酒友」;他說,習茶後發現茶友都是愛爬山、愛運動的瘦子,自己吃東西口味也變得清淡,不知不覺飲食與生活習慣都改變了,整個人也更健康,現在「冰淇淋在我眼前也不動聲色」。

現在對健康之道侃侃而談的Steven認為,許多人藉酒澆愁,其實酒醒更難過,喝茶反而能讓心情永遠保持平靜;雖然有茶公司找他拍廣告,但他認為訴求健康的茶,不應被用做減肥廣告,因此婉拒。

在士林社大茶道藝術社習茶近6年的Steven,愛發問的探索精神也讓講師涂國瑞稱許,也因為對茶的熱愛與投入,Steven終於取得泡茶師及無我茶道證照。

涂國瑞說,茶文化可以帶著走,愛發問的Steven常激發更多問題,對茶文化的探索比台灣學員還積極,他希望Steven將來能扮演推動茶道走遍全球的種子。

現在Steven沒事就愛沏一壺東方美人茶,以小壺泡法體驗茶道精神,平時與同好自費到老人養護中心舉辦茶會,即使取得泡茶師證照,Steven還是持續在社大上課,當個「畢不了業」的學員;他說,「學無止盡」,學茶之路沒有盡頭,他樂此不疲。

為能讓更多外國人瞭解茶文化,Steven已著手與友人開設網站,他舉例,許多茶具若以中文直譯,無法讓老外了解茶具的使用方式,他將自己對茶具與茶文化的體驗轉換成英文,可以讓更多人了解茶道的博大精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健康就是財富,健康的身體是生命最重要的資源及動力。但是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存在著大量且具傳染性的細菌、病毒或微生物,例如肝炎病毒、腸病毒、輪狀病毒、肺炎病菌等,傳統中醫學則將這些外來病原統稱為「外邪」 ,並且依照疾病所造成症候,區分為風寒暑濕燥火等六種外邪。另一方面,則是將人體肝心脾肺腎等五臟六腑功能盛衰所造成的疾病,歸類於中醫臟腑氣虛的內因,例如中醫將高血壓的病因歸咎於肝陽上亢,將糖尿病的病因歸咎於腎陰不足或陰津虧損,將月經不調及經痛的病因歸咎於肝血不足或肝氣鬱結。
  • (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縣23日電)黃曆新年期間不免吃吃喝喝,若因此而發胖,將得不償失,衛生署朴子醫院中醫科醫師許維宏表示,民眾不妨自製一些消脂去油的養生茶飲,在大啖美食之後,又可輕鬆維持身材。
  • 長時間面對電腦不利於眼睛的健康。有關專家建議:每天喝「四杯茶」,不僅可以減少輻射的侵害,還有益於保護眼睛。
  • 據中國中醫藥報報導﹐年節時,大多家庭都要備幾次酒宴的,所以一定要注意避免以下飲食配伍的禁忌:
  • 伴隨著飄揚的五彩布條、七彩霞光,有著絕世神功的俠客在操偶師的掌中翻騰跳躍,源自台灣的「金光戲」是1950年代流行的布袋戲的一大種類。同一時期,美國知名布偶劇電視節目《芝麻街》(Sesame Street)的角色豬小姐(Miss Piggy)與青蛙科米(Kermit)自布偶師Jim Henson在1955年創造以來,成為美國電視、電影行業重要的文化象徵。當台灣布袋戲來到美國,會擦出怎樣的火花?本報記者專訪現任台北偶戲館館長的蔡易衛,分享他兩年前訪美交流的經歷。
  • 2023年中秋節前後,Gene身穿一襲黑色旗袍,現身在倫敦的公益慈善演唱會中,用英文唱出鄧麗君原唱、蘇軾作詞的〈水調歌頭〉,也就是華人耳熟能詳的《但願人長久》。(Gene提供)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Gene身穿一襲旗袍,在倫敦一場演唱會中用自己翻譯的英文唱出鄧麗君名曲《但願人長久》,引領西方人領略千年前蘇軾《水調歌頭》中美麗的月色、對天人究竟的思考、摯愛家人的繫念,以及一個凡人對生命永恆美好的期盼。
  • 2021年香港攝影師高仲明移民台灣。(宋祥龍/大紀元)
    惡法如影隨形、無所不在,「這就很像一把無形的刀架在你的身上。我覺得這是最恐怖,比直接不讓你說,更恐怖。」早年到中國採訪,他看透了暴政下受荼毒人們的血淚悲歌。他預見中共黑手下的香港將「慢慢脆弱、慢慢腐化」。於是他與妻子選擇移民與香港生活狀態接近的台灣。
  • 想想看古代,確實沒有便利商店,也確實沒有線上購物,不太可能有物流的概念,或是快遞等現代的名詞出現。不過,如果你閱讀過古書,孟子說過:「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為備」(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孟子何許人也?戰國時期的儒家代表人物,距今至少有兩千多年。看看《貨郎圖》,想想這句話,誰說古代沒有物流的概念呢?再看看這些貨郎,他是不是肩負著物流的概念?然後實踐了孟子的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的概念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