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教子庭訓格言(十四)
有事無事 敬以存心
【原文】
訓曰:凡天下事不可輕忽1,雖至微至易者,皆當以慎重處之。慎重者,敬也2。當無事時,敬以自持3;而有事時,即敬之以應事物;必謹終如始4,慎修思永5, 習而安焉6,自無廢事。蓋敬以存心,則心體湛然7。居中,即如主人在家,自能整飭家務,此古人所謂敬以直內也8。《禮記》篇首以「毋不敬」冠之,聖人一言,至理備焉。
【註解】
1輕忽:輕視,疏忽。
2敬:恭敬,端肅。此處意為警戒。
3自持:自己克持,保持一定的操守、準則。
4謹終:慎終。小心謹慎,始終如一。
5慎:謹慎。修:修養。永:長久。
6習而安:此處意為習慣。
7湛然:厚重、澄清的樣子。
8直內: 指內心變得正直。
【語譯】
庭訓道:天下任何事情,都不能小看和大意 ,即便是最小最簡單的事情,也應當慎重對待。所謂慎重,就是要有「敬意」。在沒有事的時候,用「敬意」來自我約束。在有事的時候,就用「敬意」來應對事 務。深厚的敬意,貫穿事情的始終,謹慎修持敬意讓敬意永存,不斷修習漸成習慣,自然就沒有做不成的事。這大概是在心中常存敬意,身心就會清明通達之故。
「敬意」在心中,就如同主人在家裡,自然能夠整理好家務,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敬意」可使人心正直的含義啊。《禮記》篇首就拿「毋不敬」開頭,聖人這一句話,是極有道理的。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