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2008年師鐸獎得主

攝影/文 孫幗英(大紀元記者)
font print 人氣: 56
【字號】    
   標籤: tags:

編者按:9月28日是至聖先師孔子誕辰,也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大紀元藉此向辛勤為國家民族作育英才、春風化雨、培養社會未來主人翁的各級學校教師致敬,您們辛苦了!

培育國家幼苗 鐫刻教育奇蹟

師鐸獎,又名台灣省「教育部師鐸獎」,創設於1982年,當時由台灣省、台北市與高雄市輪流主辦,現由各縣市自行辦理。各級學校先遴選出一位特殊優良教師,再經各縣市教育處複選出得獎者,進行頒獎表揚,藉以發揚尊師重道優良傳統,提振專業精神,激勵服務熱忱,促進台灣教育發展。

獲獎教師不但在教學與班級經營上,深得同仁及家長肯定;更能不斷汲取新知,積極進取;並身體力行,用行動展現教育愛,他們用歲月與智慧茁壯國家幼苗;用堅毅與愛心鐫刻教育奇蹟,是教育之光。

願意付出 舞蹈老師張天真


願意付出的中山國中老師張天真。


榮獲今年度師鐸獎的台南市中山國中老師張天真從事舞蹈教育24年,參與辦理全國與地方的各大型的表演和活動,超過100個項目,她對教育的使命感與堅持令人敬佩,而她的原動力在於「願意」兩個字。

清秀樸素的張天真說:「願意付出,沒有做不好的事;就是願意,才能在崗位上堅持這麼久。」

張天真籌辦過許大型多活動,包括全台灣與區域性的舞蹈發表會、夏令營及跨縣市的表演。身為協調人,舉凡人力、財力、物力、行政、雜務等等她都要兼顧,壓力之大,挑戰之大,卻甘之如飴。特別是跨縣市的表演,為了方便家長觀賞,張天真寧願一肩挑起,在本地演出。看到學生優異的表現和家長熱情的參與,她欣慰的說:「辛苦是值得的。」

每年的舞蹈班學習成果發表會,張天真悉心指導學生準備、進行、維護學生秩序、及處理善後,備極辛勞,她卻心懷感恩的說:「我把學生當成生命共同體,舞蹈班的成長茁壯,就是我的成長茁壯。有舞蹈班,才有我。」

不僅是舞蹈教育,張天真也很注重學生品德、生活習慣和氣質的培養,她教導學生自我要求,謹言慎行、注意服裝儀容,以身為中山舞蹈班學生為榮。

永不打烊的守護神


永不打烊的守護神──新南國小老師宋明德。


榮獲今年度師鐸獎的新南國小宋明德老師,被譽為「永不打烊的守護神」,在小朋友的心目中他就像爸爸一般的親切,除了自己的導師以外,學校小朋友最常找的就是宋老師了,因為宋明德老師就是學校的「馬上辦中心」。

宋明德全心全意奉獻心力在教育工作,疼愛學生有如自己的孩子,他曾經指導學生楊曉芳榮獲十大傑出兒童,又在楊曉芳家遭變故時,多方鼓勵、協助她,使她發揮孝心,因而獲得台灣學生優良事蹟專輯表揚。

早在民國85年,宋明德就為班上的心臟病童實施床邊教學,直到他畢業,因而開創台南市國中小床邊教學的先河。

幽默樂觀的宋明德,對於成績不佳的學生,他自有一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快樂學習法」,讓中度智障的學生也能快樂的學習。

為了給孩子一個自我發揮的空間,宋明德指導兒童自治市成立了「小紅帽兒童劇團」、「自治市服務中心」、「心情點播」等。此外,他更常利用假期辦理各式各樣的育樂營隊,指導各種活動,為孩子犧牲奉獻樂此不疲。

學務處主任林道修推崇宋明德:多才多藝,創意十足;積極主動,承擔大量的行政工作,認真負責;關懷弱勢學生,樂於助人;關心同仁,善於溝通協調,是個不可多得的好老師。

全心為學生 付出愛和時間


全心為學生付出愛和時間的稚園園長黃錦淑。


春風化雨34年,每天以全新的自己面對孩子,全心為學生付出愛和時間,榮獲今年師鐸獎的幼稚園教師兼園長黃錦淑,最開心的不是得獎,而是得到學生真心的回饋。

黃錦淑任教於台南市忠義國小附設幼稚園,皮膚白皙、長髮及背,或許是長年跟純真的幼童相處在一起,顯得非常年輕、平易近人。她說,如果她有什麼特別的地方,那就是她把95%的時間給了學生,而只留5%的時間給自己的兩個女兒。幸好,兩個女兒都很獨立,學業成績也很優異。

對於得獎的殊榮,向來只求認真做事,不求掌聲的黃錦淑笑著說:「其實最令她開心的倒不是什麼活動成果或榮耀,而是學生真心的回饋。」她說,當年的孩子長大了,帶著第二代來入學,談起小時候黃老師怎麼教導他;或讀大學了,回來探望她,談起多麼想念黃老師;或寄e-mail給她,記得黃老師對他的好,是她最快樂的收穫。

黃錦淑認同,全人教育必須從小培養好的習慣,建立好的觀念,並且保持一顆柔軟的心,所以她很注重品德教育,讓孩子學習尊重、分享、惜福和感恩。她也經常和家長溝通,改變家長功利主義的觀念,而以更包容的心去賞識孩子。

黃錦淑表示,她喜歡今日事今日畢,所以每天都是最後一個離開學校,她希望明天能以全新的自己面對學生。◇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班上學生普遍自信心不夠 ,幾乎談不上對將來的憧憬。我於是向學校申請「應用藝術輔導教學」的實驗, 希望應用音樂、美術與文學等的欣賞,可以改變學生的氣質與不良的習性,並發現這些方面有天份的學生。 並開始全心投入時間和金錢在他們的課業與生活輔導等。
  • 不可否認的,有很多人在學習過程中都會遇到一些瓶頸,一些學習遲緩的現象並不代表孩子的智商方面有問題,有些人只是需要陪伴,一起學習,有些只是卡在某一個點上,只要突破了,他的進步與成就並不輸給任何人。這樣的經驗發生在我自己孩子身上,同時也利用自己的經驗運用在學校的輔導班上。
  • 長久以來,我對高一升高二時的分組及分班,最為害怕。原因很簡單,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母班,養成一年的習氣,全部聚在一個新班裏,要建立班風、班規,遠比從高一開始培養要難多了!更何況,眾所周知,我是一個嚴格的老師!心情無比的沉重,可想而知。
  • 每個孩子出生的命運大不同,當先天決定了一些無法改變的事實,我們能為他們做些什麼?無論如何,他們都是美麗的生命......小宏是七個月就出生的雙胞胎哥哥,出生時體重是1,060公克,是個中度腦性麻痺的孩子,因為脊椎有問題,在過去送托的托兒所中,小宏只能攤在地上爬行,因為他坐不穩,站也不穩!

  • 由於每位學生幾乎都會使用網路,如何讓學生留意網路交友的問題是家長及師長們共同的課題,因此以下便摘錄家長學苑傅伯寧老師從「如何輔導青少年網路交友」座談會所記錄的內容,供家長及師長們參考。
  • 孩子上小學了,這不但是孩子人生的一大步,也是家長的必修功課。尤其是小一要面對與家庭或幼稚園不同的用語、課本和「功課」,不但是孩子,連家長在適應上都需要有著充分的準備。
  • 教育最主要的功能是「啟發」,充分把一個人的潛能資質開發出來︰金質的人才,培養他金質的任務;鐵質人才,就讓他充分掌握鐵質的工作;金銀銅鐵整體配合起來,才能順暢地推動整個社會運行。
  • 國際獅子會300-D2區紮根品德教育於校園,捐贈《小乾坤》與《悠遊字在》兩套動畫教材挹注高屏兩地國小,及推動國中讀報教育,並辦理圖文創作、書法比賽、讀報及影片製作等四項藝文競賽,15日於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舉辦成果展暨頒獎典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