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9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埃爾甚娜維2008年7月8日華盛頓報導)海倫·托馬斯是白宮記者團裡第一位女記者,而且年齡最長。57年來她一直在密切關注著華盛頓的政治風雲。
1920年出生於肯塔基州溫徹斯特的一個黎巴嫩裔移民家庭。托馬斯說,她的父母在踏上美國土地的那一刻,就把自己視為美國人,並熱切地接受了美國文化。托馬斯為自己的成長道路感到自豪:“父母對我的影響最大。他們有高尚的道德觀,堅守著崇高的原則。他們確信要不惜一切代價做正確的事情,並且這樣教導我們。”
托馬斯說,她對新聞事業畢其一生的熱愛在上高中的時候就開始了。出於對這項對甚麼事情都要弄個水落石出的工作的好奇感,她成了她所在高中的校報記者:“我喜歡這種氣氛,這種自由的感受。作為一名記者,每一件事情都要依靠你講出真相,發掘真相。從高中開始,我就一門心思,想做一名記者,而且這個想法從來都沒有改變過。”
1942年,托馬斯從密西根州韋恩州立大學畢業以後,在新聞行業找到了第一份工作,為華盛頓的一家報社打雜。1943年,她加入合眾國際社,報導婦女問題。1955年,托馬斯被派駐首都華盛頓,報導有關聯邦機構的消息。四年後,她當選為總部設在華盛頓的職業記者協會“國家記者俱樂部”的首位女性主席。
1960年合眾社派托馬斯報導肯尼迪的競選活動,她的知名度也隨之大增。在肯尼迪當選總統後,托馬斯成為合眾社駐白宮記者。美國民眾對她越來越熟悉,因為每次總統記者會的最後,托馬斯都會說“謝謝,總統先生!”,示意記者會結束。“由資深記者說,『謝謝,總統先生』,這個傳統還要追溯到羅斯福總統時期,從那個時候起,一直延續下來,由資格最老的記者示意記者會結束,後來就輪到我了。”
1976年,世界年鑑推選海倫·托馬斯為美國25位最有影響力的女性之一。托馬斯說,她只是履行作為一名記者的責任。她認為這個職業對於維護健康的民主制度至關重要。“當你有機會向美國總統提問的時候,你應該把握好。我認為,總統應該總是處在媒體的聚光燈下,為他們所做的事情負責,因為世界命運掌握在他們手中。”
托馬斯在她的多部著作中都談到她在白宮的經歷。這些著作包括《肯尼迪總統回憶錄》和《白宮前沿》。在她最新出版的《民主的看門狗》一書中,她批評華盛頓的記者團沒有充分挑戰布什政府的伊拉克政策,辜負了公眾的期望。“每天我都覺得這些記者滾到一邊裝死。他們順從聯邦政府,不去問他們本來應該問的問題,放棄提出質疑和挑戰,去問總統『我們為甚麼要發起戰爭?拿出證據來。證明他們擁有武器』。我認為在這方面,是記者們失職,他們給總統閃開了一條路。”
托馬斯說,她對於通用電器、維亞康和迪斯尼等大公司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感到擔憂,這些大公司逐漸掌控了全國廣播公司NBA,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和美國廣播公司ABC等主要媒體。她認為,這些公司不太在乎新聞報導的信譽和平衡,他們在意的是在白宮的前排擁有一席之地。
托馬斯很留戀她所稱的美國新聞業的全盛時期,以及一些傳奇記者,像是現場報導希特勒轟炸倫敦的愛德華·默羅,還有獲得普立茲獎的越戰戰地記者彼得·阿爾奈特。
海倫·托馬斯希望人們記得她是一名始終堅守職業準則的新聞記者。“我探尋真相,並且努力講出真相。”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