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蘇奐穎電)7月5日上午財團法人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為38位心智障礙青年,舉行97年度上學期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結業典禮,並於課程結束頒發「學分證書」,課程依青年興趣分組為舞蹈律動課、籃球課等。
隨著「社區大學」的普及,一般社區人士追求終身教育者皆能善加運用這個資源,以滿足個人的需求。但對心智障礙者而言,運用這個資源並非易事,因為他們不知道資源存在和進入的管道,更困難的是一般社區大學課程無法為他們特殊設計,極可能造成無法瞭解和跟不上進度。另一方面,社區大學負責單位也不知道這群心智障礙者終身教育的重點和因應方式。
為了倡議心智障礙者的平等參與權,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爭取民間企業之贊助,於今年初正式與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合作,開辦心智障礙青年的課程,初期以【身心靈健康】專題為主,設計舞蹈律動和籃球基礎訓練二班,共計教育38名18歲以上智障、自閉症及合併智障的多重障礙青年。
此課程代表心智障礙者首次進入社區大學受教、開啟其終身教育之門、以及成功融入社區人群的首例,更創下跨三大部門(教育、社政、民間企業)的通力合作,伸張身心障礙者的受教權益,象徵我國社會福利更往前邁進一大步。
23歲小志是個重度自閉症青年,參加此課程期間,共減重七、八公斤,並變得開朗活潑。小志人雖長得高大,原本動作卻散漫不協調,在每週二小時的舞蹈課程後,動作協調性和人際互動時的專注力改善不少。這些效果讓媽媽儘管學期中,曾因在台中的家人生病,還是不辭辛勞台北、台中兩地奔波,設法讓小志每週準時報到。
22歲小玲是重度多重障礙青年,媽媽每週專程自內湖開車至信義區陪她上課,認真地和她一起跳。媽媽說小玲參加此課程後,動作變得俐落多了,體力也變好了。
面對心智障礙者提前老化之威脅,社區大學提供適當環境和課程,幫助心智障礙者有機會規律性的從事健康活動及與社會人際互動,以抒解他們身心壓力。而每週和社區人士齊聚於社區大學中享受教育之樂,也達成第一社福基金會的使命–讓身心功能有障礙者,在熱忱、專業的服務中獲得尊重與成長,促進社會平等融合。@*(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