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日本古厝移築淡水 等待四年好事多磨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旭昇台北縣二十一日電)日本古厝捐贈給台灣好事多磨,歷經四年多努力,終於在北縣文化局認定為紀念性建築物後,得以順利重建。由於古宅位於淡水鎮和平印象公園,裡面規劃包括曾經進出台灣的日本、荷蘭、西班牙以及在淡水設置領事館的英國的古建築原貌,故具有紀念意義。

「古宅重現台灣計畫」負責人邱明民是建築研究者,他因緣際會促成了古宅在淡水重建。這座古宅是出自以《飢餓海峽》等小說名作而享譽日本文壇的著名作家水上勉的父親水上覺治之手。

木屋整間都沒有用一根釘子,都用榫做接縫,在建築史值得研究。今天來台協助重建的日本木匠大師也都迫不及待的想要一窺堂奧。邱明民形容,「榫頭技術是從中國傳到韓國,再傳到日本,他們恨不得想要將這些木料的榫頭全部看完一遍。」

日本「御藏社區」決定捐古宅給台灣後,邱明民偕同導演莊岳,召集了四位建築系的學生,2004年八月住在日本福井縣大飯町的農村,自己煮飯,邊拆邊記錄結構、編號。

每天配合日本的建築志工共三十人,透過英語、中文、日文的溝通,過了四周的充實時間。最後離別的時間,日本的建築學生說,「下次我們會去台灣幫你們將古宅蓋起來」。

2005年底,邱明民把拆解成的約五百件檜木料裝櫃海運到台灣,由國花葉金枝紀念文教基金會出資保存,但時間流逝,若依照原貌重組,無法突破目前台灣建築法的限制。

目前保存於淡水倉庫中的建材,也因為重組遙遙無期,2006年受到倉庫漏水影響而遭白蟻腐蝕。基金會趕緊請志工以及金枝演社同仁協助防蛀。

捐贈的「御藏社區」代表田中保三今天形容,過程中,日方強忍著期待,甚至,房屋創建者水上覺治的兒子水上勉大師都已經往生了。「一晃四年,或許在日本早就解決了,但國情不同,日本只能等待。」

北縣文化局文化資產科長曾繼田表示,認定古宅為紀念性建築,主要是淡水鎮公所在園區內也有其他進出台灣國家的建築群,不然,日式古宅在台灣重建是沒有意義。

2008年五月,這項工程認定為紀念性建築之後,得以免申請建築執照,可以依照原貌重組。胎死腹中的計畫產生關鍵性的復活,計畫將是台灣歷史木造建築修復的活案例,透過實踐的過程,與百年木造建築互動,也保存日漸消失的不使用一根釘子的榫頭技術。

雖然好事多磨,但誠如淡水鎮長蔡葉偉表示,一滴水脈有無限的可能。這一美事,也符合日方期待,田中保三今天表示,台日民間為了共同目標而揮汗努力,從建築用地可以遠眺淡水河與觀音山,出家過的水上勉大師一定很高興。兩國青年一滴滴汗水的匯集,有一天會成為和淡水河一般的大河。


原座落於日本福井縣大飯町的木造日式古宅,認定為「紀念性建築物」之後得以在台灣淡水鎮重建。鎮長蔡葉偉(右三)二十一日在捐贈傳遞儀式中,接受古厝的台灣檜木建材。//中央社


日本文學大師水上勉父親水上覺治建造的日式古厝,將在台北縣淡水依照原貌重組,也是台日兩國建築學生交流的典範。二十一日典禮中,台灣移築苦力群志工扛起重120公斤的檜木建材傳承。//中央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