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明宗台北十八日電)國會席次減半後的第七屆立法院第一會期今天休會,朝野黨團在這會期修改朝野協商制度,促使議事趨向透明,加快議程節奏,通過多項預算案、民生議案,並行使三項人事同意權案,但朝野黨團比例懸殊,能否充分發揮監督制衡功能,及立法品質等議題,仍是外界關注焦點。
中國國民黨取得執政權後,面臨通貨膨脹等挑戰,亟欲以擴大內需等方案拼經濟,配合國民黨在立法院絕對多數,極短時間內就通過九十七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含附屬單位預算及綜計表–營業及非營業部分)、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追加(減)預算案與中央政府擴大公共建設投資計畫特別預算案修正案,以往藍綠對抗時期,預算案延宕遲滯情況已不復見。
重要民生議案部分,立法院三讀修正通過勞工保險條例與國民年金部分條文等重要民生議案,確立勞保年金制度,並行使考試院、監察院與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等人事同意權案,讓積案已久的監察院恢復運作,考試院與NCC順利銜接,有助新政府施政。
外界觀察,在社會團體監督國會壓力下,立法院於這會期修改時遭詬病的朝野協商制度,協商時不但要全程錄影、錄音、記錄,併同協商結論刊登公報,協商期限也縮短為一個月,避免重要議案進入協商程序後就「石沈大海」,是這會期議事順暢運行因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朝野黨團席次比例懸殊,已較少出現過往藍綠陣營互相杯葛法案與預算案情況,雖加快議案審議進度,但立法監督、制衡行政的功能是否弱化,引起外界關注。
以追加(減)預算案與擴大公共建設投資計畫特別預算案修正案為例,兩案歲出預算約新台幣一千五百五十九億元,最終僅減列一億元,幾乎照案通過,引發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批評。
再從立法院行使三項人事同意權案觀察,除否決四位監察委員被提名人,考試院與NCC所有人事案全數通過,一位不願具名的資深國民黨籍不分區立委說,黨內行使同意權前後標準不一,容易讓立法院被外界質疑為「橡皮圖章」。
行政、立法互動方面,國民黨全面執政後,雖已少有劍拔弩張氛圍,卻仍不時產生見解不同情況,如立法院介入兩岸事務的方式與程度等,而行政院送到立法院備查的「海峽兩岸包機會談紀要」與「海峽兩岸關於大陸居民赴台灣旅遊協議」如何處理,朝野黨團至今未決。
此外,國會席次減半後,個別立委影響力較大,但推動修法工作時也較易引起爭議,如「桃園國際機場特別條例草案」、擴大易科罰金適用範圍的「刑法第四十一條條文修正草案」與引發人權討論的「去氧核醣核酸採樣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等。
展望下會期,仍有考試院長、司法院大法官、監察院副院長與四位監委缺額,可能待立法院行使同意權,且新政府將首度編列年度預算送請立法院審議,屆時總統馬英九政見能否落實於預算書,行政、立法如何互動,仍是政壇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