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1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寓中/台北報導〕馬總統就任後,經濟不能如其選舉期間所言的「馬上好」,股市反而重挫,引發民怨,馬英九昨天數度信心喊話,同時對外滅火。他自嘲「我姓馬,就稍微吃點虧」,每個人都說「馬上做!馬上做,你一上來馬上要做」,但這麼多事,怎麼可能集中在一個月內都做好呢?
馬總統昨接見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回國訪問團時,也對政府推動兩岸包機直航、放寬對中國大陸投資上限解釋說,政府做這些舉動,不是為了討好大陸,而是希望台商回流。
總統稍早在與中小企業座談時,也對國內經濟情勢表示,政府對企業、對經濟,不會「坐視不救」,央行升息半碼,就是希望能對通膨有適當管制,股市基本上是反映經濟情況,而台灣經濟的基本面,並不是很差。他也說,新政府就任未滿兩個月,但每個人都等不及,要他「馬上做」,「好像我們已經上任兩年了」,很多問題,還是要一步步想清楚,走太快,「有時候會發生翻車,摔倒,我們寧可稍微穩健一點」,每一步都非常實在、穩當。
為凝聚黨內共識及爭取黨籍立委支持,總統昨晚出面宴請立院黨團幹部,行政院長劉兆玄出席說明政策內容,副總統蕭萬長、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立法院長王金平等府院黨高層,全都出席。
馬英九特別提到,劉內閣非常辛苦,在短時間就完成過去八年沒有辦法做到的事情,立法院也充分配合,他非常感佩。
馬:洽簽FTA可用WTO名稱
〔記者王寓中/台北報導〕馬英九總統昨天指出,台灣在和大陸改善經貿關係的同時,也希望與美、日、星等貿易對手在自由貿易協定(FTA )上有進展,以避免被邊緣化。至於台灣和其他國家簽定FTA的名稱問題,馬英九認為,可以用台灣在WTO或APEC的名稱進行。
馬英九昨和中小企業協會座談,談到台灣和其他國家簽定FTA的困難時,特別指出,過去扁政府堅持用「台灣」,連新加坡也無法接受,卡在名稱,讓台灣沒辦法往前走;新政府上任後,從兩方面化解,一方面希望在國際上不再孤立,一方面希望能在WTO或APEC架構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