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1日報導】-通膨衝擊暨檢討因應專題報導系列之三(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一日電)大宗物資價格今年紛紛創下數十年來新高紀錄,黃豆、小麥、玉米漲幅都超過一倍,台灣食品價格也跟著節節高升。不過,3月以後國際榖物價格紛紛回檔,加上進入第二季產業淡季,大宗物資業者預期未來二個月包括沙拉由及麵粉價者都可望維持平穩。
台灣某大油脂廠商表示,其實大宗物資操作複雜,變化快速,目前多空因素夾雜,但由於國內目前正處產業淡季,加上國際行情回軟,市場供需趨於平衡。近期可預見的是物價可暫時趨於穩定,但若期望能隨著國際榖物價格回檔有大幅降價,恐怕希望會落空,因為業者目前手上的庫存都是高成本。
業者預期在未來2個月內價格變化應不致太大,包括沙拉油及麵粉價格都將在小區間震盪,終端價格應可維持平穩,近來被物價飆漲壓的喘不過氣的消費者應可稍微喘口氣。
根據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榖物價格走勢觀察,黃豆、小麥價格都從2006年底開始起漲,去年一整年漲幅最快,黃豆去年一年漲幅逾7成,小麥高達9成,今年農曆年後更上演噴出行情,3月初來到歷史新高峰後,隨即大幅回檔修正。小麥回檔幅度高達4成最大,把今年漲幅全跌回去。黃豆高低價差距也有3成。
去年開始,台灣沙拉油及麵粉價格隨著原物料國際行情飆漲,不斷反應成本價格,18公斤桶裝沙拉油每桶價格從600元一路上調至3月初的980元天價,4月一度隨著黃豆價格回檔下跌至910元,目前維持在930元至940元間震盪。
隨著產品售價調升,台灣大宗物資油脂廠第一季營收皆繳出近10年來最亮眼的成績,福壽年成長達64%居冠、大統益也有62%的成長率,大成增加了51%。獲利表現也跟著三級跳,大統益一季就賺進1.02元,大成也有0.96元,福壽賺了0.38元,年成長率高達1033%,成長最驚人。
業者分析,就成本面,目前使用的黃豆都是3月份買進的高成本原料,加上油電雙漲將推升製造成本再上揚,不過由於第二季夏季用油量減少,是產業淡季,需求明顯減溺,價格要上調難度高,目前現貨價都低於進口成本。
業者表示,以目前第二季的狀況看來,成本上升,產品售價下滑,油廠利潤微薄,甚至必需賠錢賣,廠商大都採取減少產量,以降低虧損,供給面減少,也讓目前市場供需趨近平衡。接下來需求面的變化則會是主導未來價格走勢的重要關鍵。
整體而言,包括小麥、黃豆及玉米,目前全球庫存量都處在歷史低檔亦或相對低檔,全球糧荒的疑慮下,市場偏向多頭市場看待。
黃豆主要產地美國即將在 9月份收成,接下來三個月國際行情將進入「天候行情」,也就是期貨價格將隨著天氣變化起伏,其次是原油價格的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