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兆平紐約特稿)大導演李安,享譽國際,是許多懷抱電影及演員理想的台灣年輕人追隨榜樣之一。來自台灣的陳佳穗剛獲紐約IDC邀請,代表台灣成為駐團藝術家,這位去年以短片「紅鞋」成為紐約翠貝卡影展首位入選的台灣演員,以自己的實力,逐漸開創紐約演員新天地。
專以創作跨國性實驗性作品的International Directors Collective(IDC)設在紐約,成員來自世界各地新銳導演,包括美國、德國、義大利、希臘、羅馬尼亞、香港、尼泊爾、菲律賓、巴西等。 陳佳穗近年突出表現,獲得在紐約駐團三年,除了將台灣的文化融入創作、參與幕前演出外,還將代表台灣, 提供她在台灣以及身為外國人在美國的經驗,參與該團的講座及工作坊。 從二零零一年來美發展後,陳佳穗的努力確實得到不少好評。去年她主演的「紅鞋」短片入選翠貝卡影展,緊接著又踏上紐約公共劇場舞台,是一位銀幕、舞台雙棲的實力派演員,又擁有豐富的幕後經驗。
從小就喜歡藝術表演的陳佳穗,畢業於東吳大學音樂系,大學即將畢業時,她卻在台灣參加了第一齣音樂劇─果陀劇場的「西哈諾」。從此愛上表演,開始參與大小劇團演出,還以音樂專長,學習幕後工作,負責音效控制。 談到棄音樂而表演,陳佳穗吐了一口氣說,父母原本都反對,而三個哥哥也都質疑「有錢賺嗎」?但「就是喜歡」,家人最後也尊重其意願。 除了表演之外,陳佳穗當時還自編自導自演「我們的丹尼爾」環境劇,並在台北多個誠品書店演出。她說,全劇只有她與另一名女演員,如何緊扣觀眾的心,願意駐足一個鐘頭,完全考驗功力。
她也曾應金馬獎得主蕭菊貞導演邀請合作短片「不可信的事實」,飾演一名美髮師,不少人不相信這是她第一次參與電影演出。
或許就是一股熱忱與傻勁,陳佳穗從零一年隻身來美發展後,一切從零開始。在由著名女演員Uta Hagan創辦的HB Studio學習專業表演,到現在她已能以流利的英文演戲。剛畢業那年,她以飾演莎士比亞「暴風雨」中的水精靈贏得百老匯聚光燈獎。
至於飾演一名嫁來美國的亞洲女性面對家暴故事的「結婚紀念快樂」一片,是陳佳穗在紐約演出的第一部電影。自二零零五年以來,此片前後參與不少影展,頗獲好評,也為她贏得曙光獎、電視獎以及神盾獎。 陳佳穗主演的「紅鞋」,去年入選世界重要影展─翠貝卡影展,她在片中細膩的感情表現,成功演活在按摩院上班的中國移民角色。她說,入選重大影展,對她鼓勵很大。
曾於二零零五年與陳佳穗在福斯電視台的喜劇「餓昏了」合作的選角導演,對於陳佳穗在紅鞋的演出印象深刻。形容她把女主角心碎困境所需的堅強而脆弱一面,貼切地表達出來。
在她的第一部劇情長片─「裡面的孩子」中,陳佳穗飾演因一胎化政策而打算賣掉小孩,卻慘遭人口販子欺騙落入火坑,並死於異鄉的中國婦女。她把矛盾情愫、糾結意念、複雜情感,透過眼神清楚表達出來。
陳佳穗演出的喜劇不多,在黑色喜劇「厄運」,她飾演一位越南裔的美術老師,令全場觀眾爆笑不已。此片已被IFC買下、不定時在其電影院及電視頻道播出。
除了參與電影演出外,陳佳穗去年曾與紐約亞洲劇團中、曾獲外百老匯奧比獎的Ma-Yi Theater合作365Days/ 365Plays,登上紐約外百老匯歷史悠久,獲獎無數的公立劇場。
今年初,她又第二度在公立劇場,與巴西個人表演工作者在工作坊合作「七原罪」中的「貪婪」。
訪談中,很清楚看到陳佳穗的決心與毅力,逐夢而行,不怕吃苦,只怕沒戲演。
當被問及下一步計劃時,目前在電影製片公司兼職從事編曲的陳佳穗表示,希望早日專心致力創作,以她的台灣經驗及文化背景為亞洲新移民發聲,更盼望把更多真實的新移民故事搬上銀幕,將東方文化融入美國劇作裡,替華人在美國發聲。
陳佳穗說,希望李安能有機會看到她的演出,有朝一日與李安一起合作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