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外思絮】斜風細雨不須歸

畫與文/楊紀代
font print 人氣: 17
【字號】    
   標籤: tags:

在四面翻飛的竹葉裡,那斜飄的春風,吹走了我心中無名的妄念。

在隨風斜織的線條裡,那清涼的雨點,洗去了我滿身沾染的塵污。

遠處迷濛秀潤的山影,江面蕩漾輕巧的水珠,是如此的和諧、相容與完美。在這山水的顧盼間,在這率性的平淡裡,讓青篛笠、綠蓑衣的一介凡夫,剎那間與天地冥合,與萬物為一。在此刻,什麼都淡了,不止忘歸,也不須歸,更早已忘卻了自我。那麼,肥美的魚兒呀,請「願者上鉤」吧!

很喜歡張志和的這首漁歌子:


漁父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篛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漁樵耕讀一向是古人嚮往並力行的隱逸、脫俗的生活格調,此畫也只不過是勉強的表現了我心目中窺探到的一點淡懷逸致罷了,可以想見,離這位「煙波釣徒」那高遠的情思與清空的意境,差遠去了。之所以偏愛,是因為這是幅第二次個展時的創作,在生澀的技巧裡能有這麼神來之筆,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議!

天性不愛出遊的我,沒有接受過正規的美術基本功的嚴格訓練,老天不知怎麼安排的,讓我陰差陽錯的學起了水彩渲染風景畫。於是總在詩詞名句裡尋找繪畫題材,在咀嚼古人的傑作中,用心揣摩、努力領悟,再發揮自己的想像,賦予多采多姿的不同色調,勉力地將前人描繪、歌詠的詩詞意境藉畫面展現。別無他求,只為自得其樂;並無目的,只是消磨時光!@*<--ads-->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因著煙嵐雲霧的陪襯與烘托,四周的景物顯得變幻莫測而無比神秘!

    也因著煙嵐雲霧的飄忽、簇擁,賦予四周景物光怪陸離的色彩與樣貌!

    更因著煙嵐雲霧的遮掩、隔絕,拉遠了四周的景物,遠距離欣賞不見細節與瑕疵,而造成了夢幻般的想像、而形成了視覺上的朦朧之美!

  • 你可在「方寸」之間,隨意的擺布!到處蓋房子:或茅屋三兩間;或亭台樓閣平地起!隨手植樹造林:或綠草如茵、繁花遍地;或竹林掩映、松柏擎天!甚至能移山倒海、呼風喚雨呢!反正山水、風景就是由天、地、山、石、水、樹所構成,只要技巧純熟、運用自如,就能將胸中丘壑描繪出來……
  • 知否?這繁華在握只是須臾,你再怎麼呵護,終將「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知否?這繁華在握只是片刻,你得積德行善,否則必定千金散盡不復來!

    知否?這繁華在握只是瞬間,你得好好把握,要不然就「鏡花水月,畢竟總成空!」

    知否?這繁華在握的此刻,你該心存感激、虔誠仰望、謙卑面對:

  • 這虬結的樹幹、茂密的枝葉,都在喁喁細語:「一切都會過去,一如從前的美好!別計較!別計較!他不是有心的!」
  • 漫步林間小道,穿過亭廊幽徑,聽著叮咚的山泉水,迎向輕柔撫面的風兒;但見鳥鳴山翠,花木蓬勃,白雲繞山崗,飛絮舞流韻。
  • 是不是每一個生命,對春天都有一個約定?就像花和草,都在靜靜地等待。等待中,蓄積著力量,等待中,膨脹著希望,強大著信心?
  • 春風吹拂,大地正變得酥軟,路邊的柳樹,也籠著瑩瑩的鵝黃。河冰化開一道一道冰痕,憋悶一冬天的河水,又歡唱起來了。我知道,人們的覺醒,同樣會給人類的文明,帶來一個生機勃勃的春天。造物主以他神奇之手,正在繪出一個嶄新的天地。
  • 置身其中,我歡心,流淚,在愛與光明中,在苦難與掙扎中,我們創造著繁榮和文明。在深沉與莊嚴的歌聲中,我們明白了輾轉輪迴來到世間的意義。
  • 一個一個房間打掃,牆壁,天棚,各種物件兒,犄角旮旯也不落下,務必做到乾淨、整潔。兒子很是仔細,就連燈泡都擰下來,一個一個擦拭如新。包裹商品帶回的邪黨報紙,該燒的燒,該丟垃圾點的丟垃圾點,不能讓它散發毒氣。掃灰,也叫「除塵」,或「出陳」,走出舊的藩籬,除陳迎新,多好的寓意。
  • 看來,那句「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應該改成「上天言實事,下界無欺瞞」才好。沒有欺騙,人們才會真誠相待,才會友善,才會寬懷包容,社會不就平安祥和了嗎。這正是:大法傳世人心歸正,春風吹拂萬物復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