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海
【大紀元6月2日訊】「春之海」這首樂曲原本是尺八與日本箏的重奏曲,也是日本名音樂家宮城道雄(1894~1956)的代表作之一。筆者還記得第一次看到這首曲是在長笛譜上,可能是音階的關係,曲子一看便讓人覺得很日本風。當時也沒想到後來能以我國的樂器在日本當地演奏這首名曲。
宮城道雄為日本作曲家同時也是一位演奏家,他在幼年時期雙目失明,後來有機會學習了箏和尺八,長大後就以教授樂器維生。他創作了很多很棒的作品,其中尤其以這首「春之海」最為代表。雖然說雙眼看不見,但宮城道雄的耳朵極為靈敏,一次他到了瀨戶內海,便將感受到的海浪聲、海鷗聲等創作到此曲中。昭和7〈1932〉年有位國外小提琴家來到日本聽到了這首樂曲,因為愛不釋手的更將此曲改編為箏與小提琴演奏曲,還和宮城共同的演出,博得了大眾的迴響、好評,樂曲很快地便享譽國際。
「春之海」是室內樂風格的標題音樂,按西洋三部曲式寫成。第一部分表現春天海洋的恬靜,速度舒緩,先由尺八奏出優美的主旋律,箏為之伴奏。然後由箏演奏波濤拍打船的聲音,尺八模仿海鷗的叫聲。第二部分速度加快,箏奏出船歌風吹的曲調並模擬搖槳的節奏,尺八則演奏象徵春霞的主題。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反複,全曲以箏和尺八的一問一答中平靜地結束。
http://www.youmaker.com/
這首曲調我們聽起來完全沒有新年氣氛的感覺,在當地也不知道為什麼被拿來當作慶祝新年的樂曲,在新年期間經常被播送,就如我們的新年歌曲一般。它的知名度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日本的尺八原來由中國傳過去的,因為一尺八寸長故而取名為尺八,現在中國反倒沒有尺八。尺八的吹孔較為特殊為斜的,要適應那個吹孔的吹氣方式對一般吹奏其他樂器的人來說還不是那麼容易的。特別是它的吟音方式完全與我們吹的洞簫完全不同,它的吟音〈抖音〉是名副其實以臉部不停的上下抖動來完成。初次欣賞尺八演奏時,真的很納悶他們為什麼要這樣的費力呢?不過若能現場聽得一曲正宗的演奏,那實在是令人為之驚嘆,原來尺八的表現力也這樣的豐富。@*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