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十九日電)準行政院環境保護署長沈世宏今天表示,上任後半年內,首要任務是對現行環評制度「微調」,讓環評審查能聚焦有科學根據的事實,同時擴大環評專案小組的公眾參與程度;另外,未來四年將推動全面減碳,並將能源稅與是否有償核配二氧化碳排放額度一起考量。
沈世宏中午與媒體餐敘,暢談上任後前半年的階段性任務。他說,環評制度是他所關注的,上任後首要任務是在不修法前提下,對現有環評制度微調,以符合環評法精神。
他指出,環評制度微調重點在於加強環評制度的「是不是」、「要不要」。
沈世宏舉吸菸為例說,要說服一個人戒菸與否,必須先提出客觀數據說明戒菸的好處、壞處,之後才能讓這個人決定要不要戒菸。這就好像是環評制度的兩階段,在環評專案小組時要先提出科學數據供審查,由專案小組決定環評說明書的「是不是」,並做出決定;之後再由環評大會決定「要不要」。
以被退回交通部的蘇花高速公路案來說,「要不要」蘇花高必須由行政院與交通部決定,送到環保署後,「是不是」對環境造成影響由專案小組審查科學事實後決定,之後環評大會再決定「要不要」允許開發。
對目前環評大會的決議不管怎麼做,都會受到質疑,沈世宏也決定擴大公眾團體在專案小組的參與程度,以提高環評審查公信力。
沈世宏指出,上任前半年,希望能推動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國家永續發展法草案等十二項法案的立法及草案研擬工作,並從產業、交通、建築、社區與學校各方面推動全面節能減碳措施,以每年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百分之二為目標。
至於產業界關注的能源稅及是否有償核配二氧化碳排放額度問題,他說,未來希望兩者能併同考量,他個人認為,徵收能源稅或有償核配二氧化碳排放額度間,「可能要二選一」,以免造成產業太大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