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19日訊】沒有水,沒有一種生命可以存活下去。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目前正在專題展出「水,H2O=Life」,探討水對生命的重要性、它在人類生活及文明中扮演的角色、它的珍貴及如何珍惜這有限又不可缺少的生命的泉源。
除了是維持生命所必須的外,水影響了幾乎我們生活的每一個層面:它刻畫了山川河流,孕育了人類文明,在藝術、音樂、文化、宗教等人類活動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我們生活中到處都是水:雨水、河水、海水、地下水,所以我們把它當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來使用。事實上,淡水只佔地表水總體積的3%,而其中的三分之二是冰,剩下的三分之一又大部分鎖在地底下,只有一小部分淡水支撐了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這少少的,不到地表水總體積1%,在大氣中循環的淡水是我們僅有的了,就是用盡人類的智慧也沒有辦法造出更多了。而人們不珍惜水資源的舉動,可以把地球上的生命—人也包括在其中—減少甚至推向滅絕。
我們必須學習更好的利用及保護水資源,我們沒有其他選擇了。
只要是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
不管是極高溫或極低溫,多水或缺水,生命以各種神奇的方式適應他們生存的環境:龐培蟲可以生活在海底攝氏80度(華氏176度)的熱泉出口、帝王企鵝在冰上下蛋,在攝氏負40度(華氏負40度)的酷寒下生活、袋鼠大鼠(Kangaroo rats)可以一生不喝水、林蛙(Wood Frog)可以在冬天被凍成青蛙冰塊,等天氣轉暖了再解凍。只有在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Atacama Desert)中已經幾十年沒下雨了的最乾的地方,幾乎找不到生命。
藍色的星球
地球上最多的就是水,但是水大概也是最神秘的。它是怎麼來的呢?它是在地球很年輕時就從地底下湧出來的嗎?還是從外太空來的?為什麼我們的星球有這麼多水,太陽系中其他星球卻只有很少或完全沒有?
不只水的來源很神秘,它的存在形式也很特別:它在常溫下同時以三種狀態存在—液體、氣體、固體。但是你不會想要水有一點點不這麼奇怪或非凡。如果水不是這麼特殊的話,我們今天所知的地球及生命就不會存在了。
水為人們工作
你可能今天洗過手了,喝過水了,但水不僅僅用於此。人們把水用於其他幾百種的事情—蓄養牲畜、種植穀物、發電、造紙、維持草坪鮮綠等等。為了供給用水,我們建造了巨大的工程:從水壩到水井網絡、運河、水道及排水溝。
通常一想到水壩,我們就想到是一個巨大的建築,過去的一百年來,全世界的人們築了許多水壩來防洪、供水、發電。現今全球20%的電力是由水力發電來的。但是這些大泥牆同時也擋住了許多魚類的迴游路,改造了河川及棲地。大水壩常常沒有達到預期的功能,通常越大的水壩造成的負面影響越大,例如長江的三峽大壩。
其實大水壩不是管理河流和發電唯一的辦法。我們可以用其他發電方式取代水力發電,例如風力、太陽能及潮汐發電。成都平原的都江堰是由一系列的小水壩、堤防及水道構成的,幾十個世紀以來它防範了岷江的氾濫,同時灌溉了成都平原,使它成為「天府之國」 。
健康的水 健康的生活
水不是平均的分佈於地表的,許多人口密集區是處於缺水地帶。全世界有上千萬人,連基本的盥洗用水都不足。因此,合理小心的用水是必要的,尤其在缺水的地區。我們不應該在沙漠種植需要很多水來灌溉的農作物,例如75%的鹹海在過去25年間因為灌溉棉花田而消失了,更糟糕的是人們用的殺蟲劑及肥料污染了珍貴的淡水。
美國及加拿大人的生活用水,比其他國家的人多很多。美國人平均每天用掉573公升(151加崙)的水,而英國人只用了118公升(31加崙)。英國及其他歐洲國家的人過著用水效率比較高的生活方式。
瓶裝水比自來水好嗎﹖有些人沒有乾淨的自來水而非買瓶裝水不可。如果你生活在有乾淨的自來水的地區,應該考慮不用瓶裝水。瓶裝水雖然方便,卻在製造運輸中浪費了許多能源,製造這些塑膠瓶用掉的水是瓶子裡裝著的兩倍。事實上,在美國,40%的瓶裝水裡裝著的是自來水。
水的再生
乾淨充足的水不是到處都有的,水源短缺及水污染威脅了我們每一個人。但是許多問題是有解決方法的。從家庭到大都市,我們可以從自身做起,選舉對環保關心的議會代表,並從日常生活中節約保護水資源。我們沒有其他的選擇了。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