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醫院感染芽胞桿菌5年激增200% 如何規避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5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吳唯真編譯報導)醫院是看病的理想場所,然後熙來攘往的人群,卻同時傳播著不少病毒和細菌,對病患、老人和小孩等抵抗力較差的人而言,成了一大隱憂。儘管醫院都有控制措施預防病菌的傳播,然而四月底路透社引述美國政府報告指出,醫院內感染芽胞桿菌(C. difficile)的案例在五年內激增200%,不可諱言地這類病菌的感染對醫病雙方仍是個頭痛的問題。

不容小覷的醫院致病源–芽胞桿菌

根據瞭解,芽胞桿菌除了會導致輕微腹瀉,也常引發致命疾病,最終不得已靠手術切除結腸來保命。

在追蹤1993年到2005年間美國醫院感染芽胞桿菌的兩百多萬樁個案後,
美國健康照護研究與品質機構(AHRQ)發現,1993年到2000年這類感染增加了74%,而2000年到2005年,短短五年內,病例卻激增200%。

在2005年中,每三起感染案例就有二位是年長者。此外,遭到感染的患者住院的時間比未受感染的病人多出近三倍。而且比起醫院整體病人2.1%的死亡率,這類病患的死亡率高出許多,達到9.5%。

芽胞桿菌的傳播與治療

最近幾個研究一致發現,芽胞桿菌的感染常常因為醫院內忽略衛生習慣的作業而引起。

專家指出,尿失禁和曾遭受感染的患者是可能的帶原者。如同其他細菌的傳播方式,人們的手是攜帶芽胞桿菌的媒介,手一旦觸碰到物體,像是醫院病床、設備和門等,它便很容易散播開來。

最常用來治療這類感染的抗生素是硝基甲嘧唑乙醇(metronidazole)。但病情嚴重同時有抗藥性的感染者就得用萬古黴素(vancomycin)來治療。不過,它也會像其他細菌一樣產生抗藥性,致使病變得難以醫治。

研究:肥皂和溫水是規避感染的最佳良方

有鑑於醫院感染的高機率風險和細菌的抗藥性,如何靠醫病雙方的努力來降低感染風險就顯得相當重要。

有研究顯示,醫生白袍的長袖子容易攜帶細菌並散播病菌。英國已經勸阻醫生穿著傳統白袍。

為了對抗這個棘手的細菌,由加拿大衛生研究院(CIHR)贊助,在臨床、研究和教學方面享有國際盛名的麥基爾大學健康中心(MUHC)主導之研究顯示,用肥皂和溫水洗手是規避感染和散播的最佳良方。

他們設計了五種不同的洗手方式,分別為普通肥皂和冷水、普通肥皂和溫水、抗菌肥皂和溫水、含酒精成份的殺菌劑以及消毒毛巾,然後將之試驗於遭受感染的志願者。

出人意表地發現:用肥皂和水洗手可以消滅98%以上這類細菌,而含酒精的殺菌劑幾乎未能殺死任何細菌。

研究員奧頓(Matthew Oughton)解釋道,這個現象是由於酒精可以剷除活的細菌,但無法殺死細菌孢子。然而肥皂和水則可以消滅活菌和孢子。

這項成果在去年發表於芝加哥所舉行的47屆抗微生物製劑與化學治療跨領域研討會(Interscience Conference on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上。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