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黨內不講真話 錯失改革契機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邱燕玲/特稿 盧仔逝世十週年了。在民進黨敗選後仍不見有深刻檢討的此刻,盧修一的身影,以及那個年代的民進黨精神格外令人懷念,過去盧修一以「蘆葦與劍」自喻,現在的民進黨刀光劍影不斷,但蘆葦樸實無華、堅韌不拔的精神何時能重現?

敗選後的民進黨為怕支持力量潰散,以團結為第一要務,但若因求表面的團結形象而不敢直搗問題核心、不願吐露真言,不但錯失改革契機,也永遠達不到真正的團結。

以青年入黨議題來看,與青年對話是正確的方向,但青年入黨對民進黨的改革並無太大意義。對年輕人而言,對民進黨有期望、支持民進黨,並不代表就要加入民進黨,年輕人對入黨也不一定有興趣;對民進黨來說,入黨一年才能選黨主席的規定有其緣由,在選前特地為青年更改遊戲規則,傷害了行之多年的制度,年輕人也不一定領情。

要談改革,年紀其實不是重點,三十六歲、四十歲的人也可能有嶄新思維,有進步的觀點,五、六十歲的人也有單純簡單的見地,反而是民進黨領導群才應反躬自省,自己是不是脫離民意?是不是思維落伍?

多數民進黨人都知這一點,卻鄉愿地在中執會中支持通過,私下卻又不滿,這正是民進黨改革遲滯不前的原因,不敢針對問題大鳴大放、顧慮被冠上派系鬥爭帽子而不敢據理力爭,明明江山都已不再,卻還畏首畏尾、死抱著這些包袱不放!

謝長廷有想法,所以拋出青年入黨主張,其他有想法的人應直言提意見,該修正就修正、不贊成就反對、有主張就提出、有想法就說出來,不要再假意只求表面團結,新的出路在民進黨內自然就會出現。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