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一慈善機構多方助問題青少年

font print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7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韋弗2008年3月6日華盛頓報導)紐約有一個名叫契約庇護所的私人慈善組織,36年來一直為紐約市離家出走或者無家可歸的青少年提供食宿、諮詢和其它幫助。到今年為止,契約庇護所已經連續21年為青少年提供工作和生活技能培訓項目,這個叫作“通行權利”的項目幫助青少年們成長為能夠獨立生活的人。

契約庇護所舉行了一年一度的慶祝活動,主要是為參加“通行權利”培訓項目的學員們頒發結業證書。這些十八、九歲、二十出頭的青少年,以前或者無家可歸,或者問題頻出,有的還帶著孩子。現在他們完成了為期幾個月的工作和生活技能培訓課程。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他們已經為實現自己未來的生活目標而定出了計劃。

布魯斯‧亨利是契約庇護所的執行主任。他對學員們說:“你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從這裡出去,好好生活。”

契約庇護所成立於1972年,當時有一些天主教徒希望把這個庇護所建成一個青年危機中心。布魯斯.亨利1987年時開始了這個叫作“通行權利”的培訓項目。他認為,那些流落街頭的孩子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短期的幫助。他們的年紀已經太大,不能住到孤兒院或者是代養家庭中,但是他們又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

*學習不同烹飪技術*

他說:“孩子們到19歲就必須離開代養家庭,最後他們不得不又進入庇護所,因為他們還年輕,不能夠照顧自己。可能會有人對我們的做法不以為然,他們會說,這些孩子都19歲了,都是成人了,他們怎麼就不能照顧自己呢?可是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

文森特‧桑塔納已經在契約庇護所住了一段時間。他的生活在父親去世後就完全脫軌了。他說:“我當時還在上學,父親去世後,我不得不退學了,因為我們付不起房租和其它費用。媽媽和我一起來到紐約,想和親戚住在一起,但是沒能安排好。最後我媽媽回到佛羅里達,我一個人呆在紐約,自己生活。”

“通行權利”培訓項目教授日常生活所需的技能,比如說去面試時如何著裝,如何到銀行開帳號等等。學員們還得到工作培訓,這樣他們可以去申請一些比較初級的工作。文森特.桑塔納和泰勒.瓊斯兩人都在學習烹飪。他說:“我很喜歡這種工作,很有意思,能學到很多東西,和來自四面八方的人打交道。還能學到很多不同風味的烹飪技術,因為在廚房工作的人來自不同的地方。你得運用自己的想像,自己的腦子。”

* 將來自己開餐館*

文森特‧桑塔納說:“我接受完培訓、拿到證書後,我要去找找看能不能在餐館裡找到一個好工作,成為一個廚師。我的計劃是將來自己開一家餐館。”

紐約市有500多家公司參加了“通行權利”培訓項目的活動,為學員提供實習或者工作機會。契約庇護所執行主任布魯斯.亨利說,就業是培訓班的首要目標。他說:“這完全是因為一個簡單的原因:他們的年齡。他們面臨很多必須馬上解決的問題,比如住所、情感波折、家庭問題等等。但是如果你已經22歲了還不能工作,那麼你也就無法去解決面臨的那一堆問題。”

就像契約庇護所的其它項目一樣,“通行權利”培訓項目的資金來源主要由私人捐助。執行主任亨利說,21年來,已經有數千名年輕人從紐約和加拿大以及美國其它地方的契約庇護所畢業。一些畢業出去的學員現在已經三、四十歲了,其中有些人現在志願擔任契約庇護所裡年輕學員們的輔導員。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天主教會慈善機構CARITAS最新年度報告指出, 2006年,義大利合法登記的外國移民數量達到370萬人,占義大利總人口的6.2%,而歐盟的平均水平為5.6%,數量比上年增長了21.6%。如果按此增長幅度計算,即每年新增加70萬外來移民,在今後的20年或30年之後,義大利的移民數量將超過1000萬人。去年新增的70萬外來移民相當於5年前義大利國移民的總人口。
  • 【大紀元11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琳紐約二十一日專電)業務遍及全球的投資銀行高盛集團今天宣佈,將在明年成立慈善基金「GS Gives」,希望推動集團的合作夥伴共同募款,協助全球的慈善機構。
  • 【大紀元11月26日報導】(中央社杜拜二十五日法新電)杜拜慈善機構關懷會今天表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邦的統治者穆罕默德慷慨解囊,大手筆捐出四億六千四百萬美元(約台幣一百五十億元)贊助慈善活動,用來幫助世界上最貧窮國家的小孩接受教育。
  • 今年4月,美國最大的慈善機構救世軍解僱了兩名專門做服裝歸類的拉美裔婦女,因為她們在工作時沒有講英語,而是講西班牙語。美國政府下屬的聯邦就業機會均等委員會把救世軍告上了法庭,理由是做服裝歸類沒有必要一定要講英語。 (w2007-11-26-voa27.cfm)
  • 根據澳洲一家慈善機構Mission Australia (簡稱MA) 近期對大約3萬名年齡在11歲至24歲的澳洲年輕人所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澳洲年輕人最擔憂的是自己的身材。
  • 據澳大利亞的精神病人慈善機構、非政府組織SANE表示,近130萬的澳洲精神病患者是煙民,占總吸煙人口的38%。精神病患的吸煙率高於普通人的三倍,他們每年花費近330億澳元滿足煙癮,這在精神與物質上對他們都是很大的負擔。專家稱政府沒有採取足夠的措施幫助這個脆弱的群體戒煙。
  • 星期二是聖誕節。聖誕節是千千萬萬美國人家庭團聚的日子,同時也是慈善組織募捐救助窮人的日子。但是,對於一些慈善組織來說,今年並非是個好年頭,因為慈善募捐在下降,而需要幫助的人卻在增加。 (w2007-12-25-voa59.cfm)
  • 美國一家聯邦上訴法庭駁回了下級法院的一項巨額賠償判決。此前,在涉及一名死於以色列的美國青少年的索賠案中,下級法院要求美國境內的伊斯蘭教慈善機構作出1億5千6百萬美元的賠償。 (w2007-12-29-voa18.cfm)
  • 【大紀元2月4日訊】(大紀元記者謝月萍南縣報導)新年將至,學甲警分局協同民間慈善機構聯合舉辦「96歲末祝福慰問活動」,探訪慰問轄區獨居長者及社會邊緣人等弱勢族群,依據個案的不同需求致贈慰問品,場面溫馨感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