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幫助幼兒閱讀(二)

葉子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學者Mikulecky研究發現,優秀閱讀者的父母有以下特點:他們只是幫助孩子閱讀,而非只是簡單的教授。他們不會讓孩子心情沮喪,而是鼓勵提問且具有幽默感,他們喜歡猜想故事情節,他們鼓勵孩子多讀並講訴自己喜歡的故事。

在這些家庭中閱讀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而此類父母自己也以閱讀為樂。相反的是有些父母對於閱讀結果要求過於嚴厲,如喜歡孩子指認字、詞,經常批評孩子,“閱讀”被視為是一件孩子必須要努力做好的事情。

熱情與態度最重要
在我看來,教會小孩子知識比較容易,但是要讓孩子對某件事物形成一個積極的態度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了。父母的“言傳”還遠遠不夠,而“身教”就尤顯突出,如果您自己經常讀書、如果您對講故事興致勃勃、如果您對孩子的故事充満興趣,孩子自然而然也會受到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要知道讓孩子學會讀書的目的不在於單單獲取知識,而是讓他們擁有了一把打開大千世界的鑰匙。

愛惜圖書
希望您從一開始就教育小孩子愛惜圖書的良好習慣。比如輕拿輕放、小手髒時不可以翻書、不可以在書上亂畫,看過書後放回原位等。愛讀書的人一定是個愛惜書的人。

去圖書館
如果有機會、有條件希望您經常帶孩子去圖書館。豐富的圖書會讓孩子大開眼界,友好的圖書管理員也會使小孩子對圖書館不存陌生之念,這會讓他以後成為一個會利用圖書館的人。

讀書的延伸活動

研究顯示,如果只是簡單的讀書給兒童,而並沒有對書的內容進行相關的討論、提問等延伸活動,等於在白白失去幼兒學習語言的寶貴時機。如果家長能根據幼兒的反應,恰到好處的解釋故事中出現的新詞語,或者擴展內容,或詢問問題並聯繫兒童自己的過去經歷進行簡單的討論,這些方法會幫助孩子更好的理解語言及其內在的涵義。試以一位兩歲孩子為例:

媽媽:“你喜歡這本動物園的書嗎?”
孩子:“喜歡!”
媽媽:“告訴媽媽,你去過動物園嗎?你在裏面看見什麼了?”
孩子:“老虎!”
媽媽:“哦!那你看見老虎吃什麼了嗎?”
孩子:“吃肉!(孩子張大嘴作咬的動作)”

1000個故事
專家建議在小孩子學會自己閱讀之前,他們需要聽1000個大聲讀給他們的故事。1000個!聽起來很多,但是一天三個,一年就可以了,不可以偷懶呀!還有一定要是好聽的故事才行呢。@*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這雖然是一個想像的故事,但是,卻很有啟示性。
    故事是敘述人類不再喜愛閱讀、放棄閱讀之後,便將圖書館的所有藏書陸續遺棄了。這些書籍隨後變成了動物王國的「收藏品」,喜愛閱讀的動物們,因而變成了書籍的擁有者和閱讀者。
  • 【大紀元2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蓉台北十七日電)世界各地同步舉辦的2008年美國中學數學分級能力測驗AMC10、12今天上午在全台十二個考區進行;主辦的台灣九九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顏啟麟在考試結束後分析考題時指出,今年AMC10、12中的題目難度較高,且著重閱讀與轉譯能力。
  • 有些孩子擅長以視覺處理知識;有些孩子喜歡以語文閱讀方式吸收知識。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因應孩子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才能讓學習更加有效率。
  • 讀書是幼兒學習語言的主要途徑之一。作為語言的輸入過程,讀書、聽故事對兒童的語言和智力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家長朋友能經常給小朋友們讀讀書、講講故事,將會大大增強他們的辭彙量和對語言的領會能力,思考能力和想像能力。
  • 社交媒體Instagram上有一段可愛幼兒摺疊衣服的視頻,不僅收穫數千萬網友點閱,還引爆一場意想不到的網絡激辯。
  • 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我驚訝地發覺幾乎每個在機場跟飛機上的孩子眼光都固定在iPad的屏幕上了。雖然我理解帶著小孩旅行並在中途長時間的停留期間讓他們保持盡興的困難,但我不禁想,我們通過讓他們過度使用屏幕時間,以此可能為孩子們製造了哪些影響深遠的問題。
  • 在當今數位時代,無所不在的科技產品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和舒適,但也造成了負面影響,例如對這些產品過度依賴甚至上癮、隱私權被侵犯、記憶力衰退等。現在連育兒專家都大聲疾呼,不要讓小孩過度沉溺於科技產品,不要讓這些產品替你養育小孩。
  • 人們有時候難免會因為某些事情生氣,這是一種很複雜的情緒,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破壞人際關係,甚至引發衝突。而為人父母者對於孩子的生氣,往往會感覺很棘手。現在,有專家分享了有效的解決之道。只要在孩子生氣時說一句短語,他們馬上會鎮定下來,無論他們年齡多大都是如此。
  • 眾所皆知,聽古典音樂有益身心健康,坊間也有出售一些專門供孕婦播放給胎兒聽的胎教音樂。最近墨西哥的一項研究發現,讓胎兒聽古典音樂可以讓他們的心率變得很平穩,可能有助於他們的發育。
  • 孩子總是愛拖延?家長可用4C原則陪伴孩子去累積正向經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