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二十八日電)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主委何美玥表示,去年國內「四海一空」5家自由貿易港區進駐業者家數達131家,進出口貿易值達新台幣628.5億元,為擴大推廣自貿港,經建會擬修法,放寬強制僱用5%原住民勞工等規定。
經建會負責推動自貿港政策,今天何美玥率領媒體實際參訪基隆港自由貿易港區,視察發展成效。
國內目前有基隆港、高雄港、台中港、台北港及桃園航空等「四海一空」5座自由貿易港區。
政府在基隆進行多項施政政策,包括設立基隆為自貿港,及將基隆火車站都市更新計畫列入指標案;其中基隆港自由貿易港區是國內第一個自貿港,在2004年3月設立、同年9月30日正式營運。
何美玥表示,基隆港因為歷史及地理等因素,腹地本就不大;但基隆港務局歷來在有限的面積上,充分運用珍貴的港口土地,使基隆港成為北台灣的國際供應鏈串接點,對於台灣外向型的經濟發展很有貢獻。
據經建會統計,2007「四海一空」自由貿易港區進駐業者家數達131家,進出口貿易值為628.5億元,總值為2006年的4倍,成效已逐漸顯現。
何美玥表示,自由貿易港區已走過磨合試行階段,為強化招商,針對企業界反應自貿港區條例規定企業僱用員工須有5%為原住民勞工身份,但實際上很難招滿,因此經建會將提修法,放寬強制僱用5%原住民勞工規定。
經建會另同時將修法放寬廠商營業稅稅率為零的適用範圍、及港區事業辦理年度存貨自行盤點等,預期在修法通過後,自由貿易港區政策將可擴大推廣實施。
何美玥今天還前往參觀在碼頭邊的陽明海運文化藝術館,對未來推動港務建設及推動都更保存相關建築等進行實際了解。
基隆自貿港面積71.96公頃,營運面積67公頃,以發展貨櫃集散儲運、國際物流中心、海空聯運等業務為核心,其中包括好好物流、陽明海運、萬海航運等10家自由港區事業進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