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投資型保單
【大紀元3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何旭如台北十七日電)台灣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表示,將開放保險業者以兼營全權委託投資業務方式,替客戶代操投資型保單,不過以一張保單一個投資方針為原則,保險業者如何明確界定積極、穩健、保守等三種投資方針,成一大挑戰。
金管會日前預告「投資型保險投資管理辦法」修正草案,將首度開放保險業者以全權委託方式,替保戶管理投資型保單的投資部位,已進入預告程序,廣徵各界意見後公布,並接受業者申請,不久後消費者將有「業者代操」型的投資型保單新選擇。
金管會表示,將以一張保單一個投資方針為原則,未來保險業者送審全權委託投資型保單時,必須註明是積極、穩健、或保守哪一種投資方針,以供保戶消費者選擇。
不過到底什麼是穩健?金管會表示,為避免業者強調投資方針是穩健型,實際操作卻很積極、承受過高風險,業者必須告知保戶投資標的選擇的比重與方式,並要求保險公司回報投資狀況。
金管會表示,無論保戶自行選擇投資標的、或未來交給保險業者代操,保單投資的盈虧仍由保戶自負。
金管會表示,開放保險業者代操保戶的投資型保單,開放的投資標的也較既有保單更多元,包括外國政府債、外國金融債等,消費者若信任業者專業,可考慮由業者代操,但相對需付出額外手續費。
金管會保險局官員分析,不少民眾買投資型保單,保險公司雖提供一年數次轉換投資標的可免手續費,但若超過免費次數,保戶為了省錢,常錯過調整投資標的時機,若交由專業代操,可避免這種遺憾。
投資型保單近年成保單主力產品,根據統計,新契約保費收入占壽險業新契約總保費的比例,從2003年的24.23%,去年急速上升至61.82%,投資型保單一年新契約保費收入高達新台幣4600億元,開放業者代操投資型保單,將開啟保險業資產管理的新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