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13日訊】(據民視新聞報導)一中市場議題持續發酵,國民黨馬蕭配主張的兩岸共同市場,強調保護台灣利益為優先,繁榮台灣經濟,不過,對種植鳳梨和荔枝農民來說怎麼也行不通,因為目前台灣外流的農業技術已經帶來不少衝擊,兩岸共同市場恐怕會讓台灣農產品銷不出去,還得對付中國農產品的競爭力。
大太陽下,農民正在採收鳳梨,被問到贊不贊成一中市場,阿伯的心聲是農民搖搖頭,一中市場對他們來說怎麼樣也行不通,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蕭配提二岸共同市場,為農民開闢外銷市場,不過,對農民來說二岸共同市場可能面臨互惠情形,反而多了競爭對手。
論成本、論人力,台灣農民都吃虧,一中市場行不通,農民可不是隨便說說,台灣農業技術外流中國,讓台灣玉荷苞曾一度面臨滯銷,敵不過中國妃子笑。這些慘痛經驗讓農民不敢再領教一中市場可能帶來的考驗。
候選人主張二岸共同市場,是為了讓經濟成長,不過,對農民來說這可不是像口號一樣喊一喊,而是還有更相關的條件和配套方案需要做說明和了解。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