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17日訊】我最近變得很容易生氣,又沒耐心,這跟工作壓力增加有關係嗎?
定義:
學習壓力調適、情緒管理,將有助於我們保持健康,改善人際關係,而且能在工作或學業上有好的表現。但是,要如何了解我們目前是否承受了過多的壓力呢?下列的生理、情緒、心理及行為指標可以用來協助我們檢視自己是否承受過多的壓力,我們來一一了解。
生理指標:
1.頭痛的頻率與強度增加,若非生理因素引起,則很可能是壓力反應。
2.肌肉緊繃,通常發生在頭部、頸部、肩膀與背部。
3.皮膚顯得太過乾燥、出現斑點或過敏反應。
4.消化系統出問題,例如胃潰瘍等。
5.心跳急促、胸痛等。
情緒指標:
1.容易生氣、沒有耐心。
2.覺得憂鬱、意志消沈。
3.當外在要求超過自己的能力時,容易產生失控感,對自己失去信心。
4.有太多要求加諸於己,因而感到心力枯竭、缺乏熱情。
5.感覺和別人有疏離感。
心理指標:
1.因為有太多事情縈繞心頭而無法專注。
2.即使是日常瑣事,也常猶豫不決。
3.記憶力變差。
4.壓力會影響判斷力,若您常做出錯誤決定,須考慮是不是壓力的影響。
5.以負面思考判斷自己與自己的處境。
行為指標:
1.經常睡不好,失眠或需要睡很久。
2.為了紓解壓力,而比平常喝更多的酒、抽更多的菸。
3.性需求下降,可能又因為這個變化而引發憂慮,影響親密關係。
4.從人際關係中退縮。
5.很難放輕鬆,也坐不住。
抗壓及紓解壓力的基本原則:
一旦察覺自己承受了過多的壓力時,便要有相應的策略來應對,或減少壓力,或減少壓力所帶來的影響。常用且有效的策略有以下五種:
1. 養成規律生活與充足睡眠的習慣。
2. 攝食均衡,補足充分的營養。
3. 養成持續有恆的運動習慣。
4. 學習一種紓壓技巧,如瑜珈、肌肉鬆弛等。
5. 安排休閒活動,如假日爬山、參訪文藝活動等。文/行政院衛生署衛教週報◇(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