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在线赌博网站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shouye
服飾刺繡

隋唐五代的服飾 (1)

公元六世紀未,隋文帝楊堅統一了南北朝,結束了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割據局面,重新建立起一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制國家。雖然它只存在三十七年,但是,無論在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都是一個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重要時期,為唐代封建經濟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隋朝建國之後,本想根據古制 (周禮),對禮服制度作一番改革,但由於幾百年間兵事不息,社會生產頻遭破壞,財力物力均已枯竭,加之各族人民之間的長期交融,南北兩地的服飾基本合璧,要大規模地變易服制已不可能。因此,只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對個別衣冠禮器做些調整,其他服飾大部分沒有變化。直到大業元年 (公元605年),隋煬帝即位,才下詔憲章古制,創造衣冠,上自帝王,下逮胥皂,服飾制度各有等差。

隋滅唐興,車服制度皆因隋舊。皇帝常服,只用袍衫。至唐高祖武德四年 (公元621年),才正式頒布車輿衣服之令,冠服制度開始確定。以後雖有損益,但沒有什麼大的變動。

至於官民的平常服飾,則隨時有變,非制度所能限制。總的看來,隋初服飾比較樸素;自隋煬帝起,社會風氣發生變化,史稱隋煬帝奢侈淫逸,荒誕無度,「盛冠服以飾其奸,除諫官以掩其過」,並在民間大選宮女,開選女之例。幾千宮女爭奇鬥艷,專事妝飾,上而珠光映鬢,下而彩錦繞身,服飾日趨華麗。民間婦女紛紛效尤,極力模仿 「宮裝」,一直到唐代都是如此。王涯 《宮詞》曾經描寫過這樣的情況:「一叢高鬢綠雲光,宮樣輕輕淡淡黃。為看九天公主貴,外邊爭學內家裝。」唐代以後,中國社會還出現了摧殘婦女的纏足惡習。

十年的農民戰爭,導致了唐王朝的崩潰,中國社會進入了五代十國的軍閥割據和混戰局面。這個時期,由於南方戰爭較少,所以在南唐、西蜀、吳越等國比較安定,不僅保存了中國傳統的封建經濟和文化,還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尤其在金陵、成都等地,經濟文化更加繁榮,這種繁榮,也反映在衣冠服飾上。如當時江南、西蜀地區的服飾,就比北方人民的服飾要考究得多,質料精美,款式豐富,宋初的服制 ,就有不少是吸取了這些地區的服飾形制演變而來的。

轉載自《中國古代服飾風俗》文津出版社(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