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大发快三开奖结果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佛家故事:膽巴喇嘛

font print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膽巴喇嘛(1230—1303),是元代藏族高僧。他原名叫慶喜稱,西藏地區突甘斯旦麻人。膽巴剛出生不久就父母雙亡,由他叔父撫養。他似乎與佛有天生的緣分,每當他啼哭時,只要一聽到誦讀佛經的聲音,就馬上停止,令人十分詫異。於是,他的叔父便讓他研習佛學經典,九歲時,便能很流利的背誦一些梵咒,到十五六歲,就精通佛學,頗有名望。以後膽巴又到印巴次大陸的西部參禮大德古達麻室利,盡得其傳。

蒙古中統年間(1260—1263)經蒙古國師八思巴推薦,忽必烈(即後來的元世祖)派專使西行迎接膽巴喇嘛。來到蒙古,忽必烈一見就覺的膽巴不凡,名不虛傳,於是尊膽巴為師,禮遇甚隆。而當時蒙古的王公大臣,亦爭相投其門下。後來忽必烈命他住在五台山壽寧寺。至元十九年(1282)膽巴堅請西歸,先到雲中,再到西夏,又到臨洮,各地從他學法的人很多。

膽巴喇嘛多次展現佛法神通,凡有祈禱,感應之迅速,有如風馳電卷,不可思議。當時懷孟一帶久旱不雨,百姓苦之,膽巴一祈禱,隨即天降大雨,解民之憂。樞密副使月的迷失的妻子得了一個怪病,不知請了多少郎中,吃了多少藥,依然不見效,膽巴大師僅僅念了幾次咒語,病症很快就消失的無影無蹤。

元成宗即位之後,對膽巴仍舊十分敬重。有一次,膽巴隨成宗北巡,他坐的車子走在成宗鸞駕之前。經過雲州的時候,膽巴看了看周圍的環境,對身邊的弟子說: 「這個地方有靈怪,皇上經過這裡肯定會遇到麻煩,我得提前想辦法,保護皇上的安全才行。」後來大隊人馬走過時,果然風雨驟起,飛沙走石,天昏地暗,隨行者全都驚慌失措,伏於草中,而元成宗乘坐的車駕卻平安無事。知道底細的人都非常佩服膽巴的神通。

膽巴初抵蒙古不久,大臣相哥曾投其門下,後來又充當了國師的門人。相哥為人凶暴強悍,不可一世,膽巴多次規勸指責,他卻置若罔聞,並心中常耿耿於懷。後來,相哥受到器重,登上相位,擔心膽巴大師為人耿介不隨、剛正不阿,會影響他的仕途,因而在成宗面前進讒言,詆毀膽巴,於是,膽巴被發配潮陽。不久,相哥因罪被誅殺,正好成宗又得了病,膽巴被召回京,在內殿做了七天道場,成宗的病也就痊癒了。因此,成宗對他更加器重。

有一次,因為國庫空虛,朝廷財政難以為繼,元成宗準備向天下僧、道徵稅,以充實國庫。膽巴知道後,對成宗說:「過去成吉思汗建國之時,國土遠沒有現在這樣廣大,尚且免天下僧眾之稅。現在四海為一,萬邦進貢,怎麼能因一點微薄的小利而拋棄先帝的規矩呢?假如皇上能慈善為懷,依然免征僧人之賦,那麼,他們就會人心安定,專一向佛;國家也自會得到安寧。」成宗聽從了他的勸告,天下僧、道也因此而長期受免賦之惠。

西元1293年,膽巴奉詔主持大護國仁王寺。大德七年(1303年)夏天膽巴在上都(今內蒙古自治區多倫縣西北)現出患病之相,皇帝派太醫前往診治,膽巴微微一笑,說:「色身有限,藥豈能留?」接著問身邊的人:「現在是什麼時辰?」左右的人告訴他正是午時。於是,他斂容端坐,安然而逝。元成宗聽此消息,十分悲痛,派人送去上等檀香木,結塔焚化遺體。火化後一看, 其頂骨仍然完好如初,捨利不知有多少。捨利被迎歸北京,葬於仁王寺的慶安塔。(資料來源:《元史》等)

轉載 正見文章: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8/2/7/50871.html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阿難(釋迦牟尼佛大弟子之一,在釋迦牟尼佛身邊做了二十七年的侍者)在捨衛城時,做了七個異樣的惡夢....
  • 有三位比丘談論著,世界上甚麼東西最難得?
  • 在兩千多年前,當釋迦牟尼佛還在世時,有一天,佛陀告訴弟子們這樣的一件事。
  • 隋朝時有個僧人叫釋法安,俗家姓彭,安定鶉孤人。年少時出家在太白山九隴精舍,一直在此修行到終老。
  • 晉代有個僧人叫佛調,不知是哪個地方的人。他往來常山這個地方很多年,傳揚佛法崇尚純撲不表辭飾,當時的人都很尊敬他。
  • 唐朝梓州通泉寺有位僧人叫釋慧震,俗家姓龐。他身長八尺,精通佛法三論。他常常弘揚三論,來聽他講經的僧人有上百人。
  • 晉時有個叫闕公則的人,對於世事都很淡然,惟獨勤加修行佛法。
  • 捨藍藍,祖籍高昌(今新疆吐魯番境內),是元代著名的維吾爾族女喇嘛僧。她曾供奉於元代後宮,為后妃們講經說法,將多種佛教典籍翻譯成維吾爾文。她是《佛祖歷代通載》中唯一立傳的維吾爾族女喇嘛僧。
  • 魏時太山丹嶺寺有個僧人叫釋僧照,性格豪放,喜歡追尋靈跡,他常常去那些詭譎的地方探訪。瀑布下面多有仙洞,是他常去探訪的地方。
  • 南北朝時有位寵法師,二十八歲時,遇一位有道行的人對他說:「你滿四十歲時就會死,這是無法躲避的命運。只有至誠求佛加持,懺悔以往的罪業,或許還有希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