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双色球走势图

《追風箏的孩子》觀後感──救贖的心路

文/沉靜
font print 人氣: 107
【字號】    
   標籤: tags:


電影《追風箏的孩子》劇照

電影《追風箏的孩子》(The Kite Runner),是根據全球暢銷六百萬冊的小說改編的。雖沒有原著細膩,但自然樸實的風格、悲憫之情,扣人心弦,小演員尤其可愛。

這是一個有關愛與背叛、恐懼與罪惡、愧疚和救贖的故事。12歲的富家少爺阿米爾和僕人兒子哈桑情同手足。1975年,他們參加了盛大的風箏比賽,密切配合,大獲全勝。哈桑為保住風箏慘遭強暴淩辱。阿米爾目睹一切,卻自私怯懦地逃避。對友誼的背叛,令阿米爾不敢面對哈桑那絕望而真誠的目光。他製造了偷盜假象誣陷哈桑,把他逼走。不久,蘇軍入侵,阿米爾跟隨父親逃往美國。

但關於哈桑的回憶一直縈繞不去,負罪感多年未減,二十多年後,一個電話讓他重回阿富汗。為了贖罪,阿米爾終於再度冒險踏上塔利班政權下的故鄉,為不幸遇害的好友盡最後一點心力。

戰勝怯懦,自我救贖

每個人都有自身缺點。阿米爾的畏縮,不夠男子氣,讓父親不滿又擔憂:「一個不能保護自己的男孩,長大了之後什麼都保護不了。」

在戰亂逃亡途中,他的父親為保護婦女免遭俄國兵姦污,挺身而出,義正詞嚴:「我就算中了一千顆子彈,也不會讓這齷齪下流的事情發生。」父親的人格魅力在暗夜裏閃光。

當阿米爾冒死搭救哈桑的兒子索拉博,被阿塞夫打得遍體鱗傷時,卻感到多年來頭一次的心安理得。不管多糟,做出了他應當的付出,戰勝了怯懦,心病已癒。

在美國,他陪索拉博放風箏。「為你,千千萬萬遍!」 ,當這句哈桑當年毫無保留的愛的語言,由阿米爾的口中吐出,噩夢結束,阿米爾完成了自我救贖。飛翔的風箏象徵著純潔和新生。

在生命中,無論有意無意,我們或多或少都傷害過別人。關鍵是要有那樣寶貴的省思,發自內心的愧疚懺悔,救贖的願望。克服自身弱點,真誠地力所能及地去彌補。

有位二戰時的日本老兵,到中國謝罪,長跪不起。在大陸,不少員警默默地幫助法輪功學員……所有的良知發現,都是自救的開始。這也許是本片感動億萬觀眾的原因之一吧!@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阮妙芬( Nancy Yuen ) 在歌劇界擁有較高的地位。她主演的《蝴蝶夫人》,《茶花女》、《阿伊達》、《費加羅的婚禮》、《卡門》、《波希米亞生涯》,廣受歡迎和讚譽。阮妙芬的歌聲常縈繞飄飛在大型音樂會、藝術節上,她演唱的經典名曲《彌賽亞》、《創世記》、《安魂曲》和《C小調彌撒曲》,美如天籟,令人難忘。與她合作過的樂團有倫敦莫扎特樂團、英國廣播公司音樂會樂團、新加坡交響樂團等。
  • (大紀元記者沉靜新加坡報導) 10月在羅馬舉行的亞洲電影節上,華語電影《真相》(Truth Be Told)記錄時代變遷,揭示繁華新加坡較不為人知的貧窮面,此片罕見的以社會學角度分析不斷變化的新加坡,得到評審青睞,榮獲「最原創電影獎」。記者專訪了導演張詠中和製片人兼編劇林娟妮──這對志同道合的年輕夫婦。
  • (大紀元記者沉靜新加坡報導)11月24日下午,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在新加坡美術館舉行座談會。300多名觀眾擠滿會場,座無虛席,中間、台邊的席地而坐。兩側、後面的一直站著聽。在美術館館長郭建超和翻譯小姐主持下,高行健暢談了他用美術、文學等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的創作理念和心得,其間穿插放映了《八月雪》和《叩問死亡》的戲劇片段,最後回答聽眾的提問,笑聲掌聲不斷。
  • (大紀元記者沉靜報導)闊別19年,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再度來到新加坡,不僅辦畫展、演講交流、還帶來了第一部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側影和影子》。這部電影探討的是人生終極的命題,交流的是更廣泛的範圍,大自然,美和愛,生與死,滄桑變遷,東西方宗教信仰對生命宇宙的不同理解……別開生面。
  • (大紀元記者沉靜報導) 「新加坡作家節2007」特別邀請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五位知名華人作家與詩人來新加坡,他們是流亡詩人北島,中國大陸作家蘇童和王安憶,台灣作家、文藝評論家藍博洲,英籍華人女作家張戎。12月8日下午,在舊國會大廈藝術之家,舉行了五場與讀者面對面的交流會,受到熱烈歡迎。
  • 電影從媽媽秀雅留給兒子鄭志浩的畫冊開始,用動畫的形式引出雲國及企鵝母子間溫暖的親情故事,讓影片一開始就具備了一種夢幻般美好,也暗示了後續劇情發展脈絡。
  • 新世紀影視於二零二五中國新年正月十五推出的電影《賣房》,目前在乾淨世界平台熱播並引發廣泛討論。因為電影的內容非常寫實地觸及到當今中國的老齡化社會現實以及產生的一系列養老問題、房子問題、贍養問題、職業道德、人生心態等話題
  • 家庭關係是電影創作的永恆題材,翁子光執導的《爸爸》、祝紫嫣執導《但願人長久》、賈勝楓的《流水落花》三部電影都是以親情為主題,聚焦於不同的家庭背景與親子關係,展現家庭內部的矛盾、創傷與難以割捨的愛。人生聚散有時,但血濃於水的情感,為子女的無私付出,面對命運逆轉,親人之間的情感掙扎與遺憾,香港在大時代下的愛與痛,都引起觀眾共鳴。
  • 看似沒有任何交通跟文化交流的地方,卻都出現了類似的人物和事件,不由感慨,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那麼冥冥中,是誰在安排?
  • 《籃板球》(英文片名Rebound,又譯《魯蛇大翻身》)是一部2023年的運動劇情片,講述了菜鳥教練接手瀕臨解散的高中籃球隊,帶領六名球員闖入全國高中籃球賽決賽,從不被關注的球隊變成最受矚目球隊的熱血青春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