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6日訊】「哇!終於長出來了!」、「哇!好漂亮呢!」學生們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特教班菜園在老師、同學、義工們的付出下,小黃瓜似乎感受到了,不只結出了果實,也給我們帶來另一種不一樣收穫。
一、體驗中學習
特教班的職業課課程重視體驗教育和環境教育,除了訓練學生職業基本能力外,希望藉由職業體驗過程,培養責任感、自信心,以及良好的職業態度。台北縣新泰國中特教班為了讓學生從體驗中學習,開始嘗試種小黃瓜,瞭解有付出才有收穫的道理。
二、就地取材學種菜
「要用什麼容器種呢?」「大家敢抓蟲嗎?」「沒有土怎麼種呢?」為了要種菜,幾個老師們站在準備種菜的水泥地上正愁著,在什麼都沒有的情況下,老師們討論著該如何準備器材和蒐集相關資料,經過一番討論和折騰,最後決定先造一個陽春型菜園,使用現有的資源、保麗龍、架上簡易的攀藤網,就這樣開始教學生種菜。
三、他們可以嗎?
教特教學生種菜並不容易,為了讓學生們熟悉精細動作和粗大動作的技巧,老師和學生們每天穿梭在菜園裡練習搬運、裝土、澆水、播種、施肥等各項工作,重複的練習和消耗的體力使學生們不停的抱怨,每次要學生提水桶去澆水,學生就說:「這太累了啦!」然而因為學生的操作動作太慢,反而引來許多人的注意,此時,老師也聽到了一些聲音,「他們可以嗎?」、「需要幫忙嗎?」。
四、轉變
「要這樣種才對!」「記得要翻土喔!」在都市中長大的老師完全沒有種菜的經驗,學校的工友伯伯見狀,於是熱心提供老師種菜經驗。「學生不太會種菜耶!我們來幫忙!」此時義工媽媽看見菜園裡人手不足,伸出援手開始幫忙指導學生種菜。「種這個看起來比較漂亮喔!」為了讓菜園比較好看,合作社阿姨帶來了直挺挺的種苗,大家高興的歡呼起來。「要用肥料菜才會長得壯」警衛伯伯帶來一包削好的木屑說著。小黃瓜在大家的努力下開始慢慢長大了,當校長經過菜園時,也開始注意到特教班的菜園,親切的跟老師們說:「需要幫忙的時候盡量開口喔!」特教班的老師突然發現,小黃瓜的種植在還沒看到結果前,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也凝聚了大家的力量,生出了一個大團隊。
五、期待的心情
看著日益長大的小黃瓜,學生們開始有了期待,每天努力的澆水。「小黃瓜你快快長大!」、「我幫你澆水施肥喔!」,下課時間一到,菜園裡時常看見學生的身影, 菜園裡一有任何變化,學生會主動來報告老師,「老師,下好大的雨,我的菜會死嗎?」、「老師,別班的同學破壞我們的網子」,菜園裡處處見到學生們的主動關心,而家長們在看到孩子熱切的期待下,也會偷偷的在孩子不知情下去菜園裡抓蟲和除草,老師總在不經意時,看見許多人不時的來探視菜園呢!
六、豐收
「哇!好棒喔!好可愛的小黃瓜喔!」在眾人的讚嘆聲下,小黃瓜在學生興奮的心情下被採收,「老師,我的可以不要摘嗎?」、「我辛苦種來的耶!」。此時,學生家長突然提出要求,「老師,我們可以和小黃瓜拍照嗎?」。看見大家歡笑的情景,心中更是無以言喻的雀躍,而小黃瓜吃或不吃,似乎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在特教班實施職業體驗種菜,是一個美好而難忘的經驗,美好的收穫是團隊精神、是懂得付出、是懂得感謝、是責任與態度。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