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26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埃爾馬斯里華盛頓報導)《科學的故事》是一部消滅信息時代裡科學文盲的叢書。這套由喬伊.哈克姆寫成的書,讀起來像是冒險故事,所以當讀者在接受信息的時候,卻不會意識到他們正在學習。
喬伊.哈克姆身為一名老師和教育作家,她每天都會使用電腦和手機,但她承認她完全不知道電腦和手機的操作原理。“我們生活在一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學時代,而我發現自己就是科學文盲之一。當人們講到『量子論和相對論』時,我真的是一頭霧水。”
哈克姆曾經是一名記者,她說她決定利用她的記者專長來探索和撰寫科學。“寫作有兩種。有些人基於專長而寫作,其他人則是通過寫作來學習。我當過記者,所以不管寫甚麼我都不害怕。我就是寫故事,我將科學原理寫進故事當中。”
結果,一部新的教育叢書《科學的故事》問世。這部叢書的前三本集中在物理學領域。“物理學是我們這時代的基礎科學,是大多數科技發明的根基。我將希臘人在很久以前對宇宙的疑惑作為開場:星星打哪裏來?星星是甚麼?我從畢達哥拉斯和阿基米得開始。”
第一本的書名是《亞里士多德帶路》。第二本的書名是《以牛頓為中心》。哈克姆通過一些偉大的古代物理學家,如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頓等人的生活和作品,來探討地心引力、運動和光。然後她在《愛因斯坦發明第四維》一書中討論了現代物理學家的生活和作品。
哈克姆說,這本讓她異常興奮。“大部份人都知道愛因斯坦的名字,但是他們真的搞不懂他到底做了甚麼。愛因斯坦是個偉人,但他也很風趣,所以我講了他的故事和他的問題。例如,愛因斯坦是他們班上唯一一個在大學畢業後找不到工作的人,他經常惹惱他的教授,他拚命尋找各種問題的答案。我在書中描述了他的故事,而且順便簡單解釋了一下物理學。”
哈克姆通過探討愛因斯坦和同時代的另一名科學家的關係來講述愛因斯坦的生活和作品,他就是丹麥科學家尼爾斯.波爾,他當時住在哥本哈根。
哈克姆說:“波爾是二十世紀僅次於愛因斯坦的偉人之一。他和愛因斯坦是朋友,但兩人一生都在爭論。一次,當愛因斯坦贏得諾貝爾獎後,他坐船到哥本哈根的一個港口,波爾在那裏等他。見面後,他們坐上電車準備到波爾的家,但他們開始爭論了起來。而且爭執不休。等到他們抬頭一看,電車幾乎到達終點了。於是他們下車,穿過馬路,坐上返回的車。在車上,他們又開始爭論,當他們再次抬頭看時,他們又過了波爾的家。你看,這兩個聰明絕頂的人居然不知道怎麼坐電車。”
哈克姆說,她相信以說故事的方式,而不只是陳述事實,讓科學成為一個吸引人的話題。“我希望我們開始告訴學生科學背後的故事。美國有很棒的科學課,很多人都在學習科學,也有很多實驗課。學習科學很有趣,孩子們非常喜歡科學,不過,如果實驗不能讓孩子們聯想到背後的想法和故事,這對孩子來說是沒有意義的,他們很快就會忘記。”
哈克姆的前一本書《自由: 我們的歷程》獲得普遍好評。這套一共十冊的叢書銷售了五百萬本。不過哈克姆說,她最喜歡寫科學故事。她在接下來的三冊書中繼續探索科學概念和故事。這三本書將集中在地質學和生物學。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