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四方窯能量產 包子窯燒紅磚瓦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2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彭健禮/苗栗報導〕四方窯於日治時期,引進台灣,因能大量燒製陶瓷,是台灣陶瓷發展邁向「工業化」的重要基礎;「包子窯」則是台灣原始窯之一,扮演紅磚瓦燒製的重要角色。古窯研究者鄧淑慧說,2種窯都見證著台灣陶業演進歷史。

「四方窯」源自日本,專以燒製精緻陶瓷;四方窯因外型呈四方形而得名,又稱為「四角窯」,以重油、煤炭為主要燃料,燒成速度快,且煙道設在地下,屬火焰逆向而行的「倒焰窯」,窯室溫度平均、燒成率高,早年北投、鶯歌地區也是採四方窯為主要窯種。

鄧淑慧說,松興窯的「四方窯」,86年完成最後一次燒窯後停火,蔡川竹的孫子蔡進權把「四方窯」轉型成陶藝展示空間,並把四方窯以祖父之名,命名為「川竹窯」。

她說,鶯歌早期也因四方窯發跡,如今卻看不見一座完整的傳統四方窯,但松興窯內四方窯保存良好十分難得。

她說,包子窯因狀如包子得名,在南部則稱為「龜仔窯」;300多年來,包子窯廣泛分佈台灣各地,伴隨先民開發拓墾,不但見證台灣早期開墾史,加上包子窯主要以燒製紅磚瓦,也是台灣早期建築改造的大功臣。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