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三日電)有鑑進口的農產品農藥殘留比國產品容許量高出三倍以上,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天通過一項主決議,要求衛生署應協同有關機關訂定合理標準,在標準尚未拉齊前,應告知國人進口農產品農藥殘留標準比台灣農產品寬鬆,以免國人長期不查食用而損及身體健康,衛生署長葉金川表示同意。
葉金川說,衛生署希望標準訂嚴格一點,但長期來講,不可台灣較嚴但外國較鬆,所以要拉近,訂定合理標準,如果是殺蟲劑而非單純農藥殘留,則會有安全評估機制。
立委鍾紹和提案指出,台灣核准進口的外國農產品農藥殘留量,不僅高於台灣規定的安全容許量,還高於聯合國農糧組織的建議量,以殺蟲劑「歐殺松」為例,國產高麗菜訂的農藥殘留標準是1ppm容許量,但進口高麗菜竟是10ppm,竟是聯合國農糧組織標準的五倍,進口甜椒、結球萵苣農藥殘留也是國產品的四倍到五倍。
鍾紹和說,柑桔類、桃、李、櫻桃、葡萄、芹菜在使用殺菌劑「貝芬替」時,兩者相差三倍到五倍,例如,台灣產的葡萄只能有2ppm殘留,但進口產品殘留容許量則可高達10ppm。
鍾紹和表示,會有這項提案,是因為國外進口農產品農藥殘留量約是台灣農藥安全容量的三倍到十倍,是因為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談判時,在台美諮商時,衛生署迫於美方壓力而承諾,也由於當時政府政策是以加入WTO為主,最後才「包裹通過」這一較寬鬆的進口標準。
民進黨立委田秋堇質詢表示,為加入WTO而將標準放寬並不公平。
葉金川表示,聯合國農糧組織的相關標準可做國內的參考,相關議題也可以談判,不會因為當初為進WTO訂出標準後就永遠不能改,保護健康沒有貿易障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