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歌回顧:國民政府當年頒布的國父紀念歌

font print 人氣: 94
【字號】    
   標籤: tags: ,

國父紀念歌歌詞:

我們國父,首創革命,革命血如花
推翻了專制,建設了共和,產生了民主中華

民國新成,國事如麻,
國父詳加計劃,重新改造中華。

三民主義,五權憲法,真理細推求
一世的辛勞,半生的奔走,為國家犧牲奮鬥

國父精神,永垂不朽,
如同青天白日,千秋萬世長留。

神州鼎沸,國步艱難,禍患猶未已
莫散了團體,休灰了志氣,大家要互相勉勵

國父遺言,不要忘記,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http://www.youmaker.com/

國父紀念歌作詞者

國父紀念歌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而作,作詞者為戴傳賢,他用三段文字,來描述國父一生追求民主政治的精神及經過,言簡意賅、真摯感人,並勉勵同胞們仍須為民主政治的進步而努力。

戴傳賢(一八九一-一九四九)浙江吳興縣人,字季陶,筆名天仇;留學日本時,加入中國同盟會,回國後,從事報社工作。先後創立民權報、星期評論、中央通訊社等。或抨擊袁世凱,或介紹世界局勢。自民國元年起追隨 中山先生,不但記述其言論且與共進退,是中國國民黨的理論家。他與孫中山先生熟識多年,關懷時局,故能將孫中山先生的一生以精簡文字寫成感人的文詞。

國父紀念歌作曲者

作曲者為黎錦暉,他以莊重的行版傳達了國人對孫中山先生的追思。

(轉載自孫中山學術研究資訊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同治五年十月六日(1866年11月12日),廣東省香山縣永寧鄉翠亨村一個平凡百姓家中,誕生了一位影響世界、影響近代中國的偉人,他就是──孫中山。
  • 還記得以前在陸軍官校入伍訓練時,有一天在實施戰鬥教練課程結束後教官打趣的跟我們說:學弟們,你們知不知道我們所在的這片山丘的樹全是你們先期學長所種下的,二十幾年前這個地方全是光禿禿的一片不毛之地。
  • 為紀念國父143歲誕辰,暨增進外籍學生瞭解中華民國國情以及學習華語文的興趣,國立國父紀念館於上週六舉行「第36屆外籍學生華語文演講比賽」。經參賽者激烈的角逐競爭,獲獎名單如下:第一名來是自美國的柏萊恩,第二名是韓國的李章孝,第三名則是由澳洲的馬修榮獲,來自英國的郝毅博獲得優勝。
  • 安妮女王除了開創英國18世紀的黃金時代外,她的統治還標誌著繪畫、戲劇、詩歌和音樂等高品質藝術的興起。安妮女王延續伊麗莎白女王一世(Queen Elizabeth I)曾使用的座右銘:「永遠不變」(semper eadem或always the same),體現她的使命就是恢復受法國和西班牙影響之前的英國的價值觀與傳統。
  • 古代的風景畫或人物畫中有建築物的構圖,依賴界尺將建築物的飛簷、樓閣、楹椽等畫得唯肖唯妙,這種有直線的畫,稱為「界畫」。
  • 透過提升日常物件的美,西班牙「博德貢」(Bodegón)畫作將這種儀式化的舒適氛圍融入其中。
  • 1806 年,約翰‧卡羅爾(John Carroll)成為美國第一位天主教主教。他的家族在美國建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卡羅爾還親眼目睹了新國家第一座大教堂的開工。這座教堂是美國早期傑出建築師本傑明‧亨利‧拉特羅布(Benjamin Henry Latrobe)偉大的傑作之一,如今稱為巴爾的摩大教堂(Baltimore Basilica)。
  • 清澈的如臨仙境、如沐清風般的寧靜與靜謐的音樂,要求有印第安人的笛聲,悠揚的、具備强大穿透力
  • 杜倫大教堂(或譯達勒姆座堂,Durham Cathedral)位在英格蘭東北方,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這座大教堂是著名的諾曼式建築(Norman architecture),由法國諾曼人在11、12世紀時建造的英格蘭羅馬式風格(English Romanesque style)。
  • 德國聖多瑪斯教堂前的巴哈雕像。(Shutterstock)
    「復格」的源起可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2),在巴哈時代達到了最高峰,之後雖然逐漸沒落,但是這種艱難的音樂形式卻常被後來的作曲家視為一種能力的挑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