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王國「偽裝大師」
【大紀元10月28日訊】在自然界,一些動物為了生存和誘捕獵物,時常將自己偽裝起來,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
這些動物們將自己隱藏偽裝在自然界中有兩種基本的方法:普通共同點和特殊共同點偽裝策略。採用普通共同點的偽裝策略,動物們通過體色與周圍的環境結合在一起,實現「隱身」效果。比如:在澳大利亞沼澤地,一隻小鱷魚頗有耐心地靜候在沼澤中的荷葉下,牠的深綠色皮膚與荷葉十分接近,這種巧妙的偽裝有利於對獵物發起致命的襲擊。
相比之下,哥斯達黎加的樹懶的偽裝技術更勝一籌,長著三隻爪子的樹懶以其灰褐色的皮毛、茶色面孔與樹皮的顏色相差無幾,牠長長的毛髮懸掛在臉部,成為更好的一種掩飾方式。樹懶不同尋常的偽裝策略可以避免被掠食,牠的皮毛上時常長著一層綠色藻類,便於牠在森林環境中隱藏起來。在普通共同點偽裝策略中,還有一些獵食性動物,比如:在冰雪嚴寒的北美洲,一隻大灰熊趴在枯草環境中,乍一看並不會發現這隻龐然大物。
擅長特殊共同點偽裝策略的動物主要結合自己的身體顏色、外形和舉止,使牠更加溶合到環境之中。科學家在法國發現蝴蝶花上趴著秋麒麟蜘蛛,牠們是螃蟹蜘蛛家族中的成員之一。牠們是改變體色的高手,為了偽裝在蝴蝶花之間等待捕獵時機,牠們擅長將體色從白色轉變成黃色。在一些白色或黃色花卉叢中,尤其是秋麒麟草屬植物和雛菊,這種蜘蛛不是在地面上捕捉昆蟲,就是改變體色靜靜地在花卉叢中等待獵物。
在擅長特殊共同點偽裝策略的動物中,小丑章魚是真正的「偽裝大師」,如圖所示,這是在馬爾代夫島拍攝到的小丑章魚。像丑角螃蟹一樣,牠們會巧妙地利用體色的變化溶入周圍的環境中。但不同於丑角螃蟹的是,小丑章魚可以在短時間內將自己變成致命有毒或「不能食用」的動物,使得掠食者們望而生畏。這種章魚的偽裝能力直至近年來才被科學家們所現和重視。
除此之外,一些物種身體上長有許多觸毛、附屬肉肢體、脊骨等,實現了附加性偽裝。如同牠的名字一樣,蘭花螳螂在腿部、頸部和腹部長著白色和粉紅色條紋,使得牠們在蘭花上可以巧妙地偽裝起來。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