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七旬老教授 意外躍居網絡巨星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清怡綜合編譯)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71歲的物理學教授樂溫(Walter H. G. Lewin),經由「開放式課程」(OpenCourseWare)免費讓全球學生上網觀看其生動有趣的教學,意外成為一位國際知名的網絡巨星。

紐約時報報導,這位滿頭白髮的教授非常富有創意,生動而形象的講解物理學知識,使原本枯燥的物理課程變得生動有趣。樂溫教授說:「教學就是我的生命」。每堂新課,他都要花上25個小時準備,仔細設計每一個細節,精心雕琢每一個重要語句。他說:「清晰是非常關鍵的。」

在一次講解彩虹物理現象的課結束前,他用玻璃球、光和水創造出一個真正的彩虹,他指出「因為知識,你的人生將不會相同。你將能從同樣的彩虹看到更多美好的東西」。為了介紹鐘擺的週期與吊掛物體的質量無關, 他曾躺在從天花板垂下的吊索上,讓自己像鐘擺一樣擺盪。「各位請看」,接著他在講台上盪來盪去。然後喊道:「物理學果然不假!」教室立時爆 出歡呼聲,這個畫面透過網路傳遍全世界,使他成了萬千學子頂禮膜拜的對象。

樂溫教授的物理學課程錄像使他盛譽全球,他的郵箱裡更是經常塞滿了熱情洋溢的感謝信,他的學生從17歲到60歲不等。一位來自中國的粉絲在郵件中寫道,「嗨,樂溫教授,我愛你令人鼓舞的講課,我愛MIT!」聖地牙哥62歲的花店老闆史帝夫.博根(Steve Boigon)則寫道:「我跨出的步伐有了新的活力,我現在用充滿物理學色彩的眼睛來看待人生。」

蘋果公司去年5月 透過iTunes Store線上商店開辦iTunes U 提供免費網絡課程,樂溫的教學影片一度在下載排行上名列第一。如今越來越多的教授向他看齊,透過網路開班授徒。

耶魯大學已將大學部若干受歡迎的課程和教授們的教學錄影免費公布上網,如查爾斯.貝林教授(Charles Bailyn)的「天體物理學中的爭論」(Controversies in Astrophysics),朗登.哈默教授(Langdon Hammer)的「現代詩」(Modern Poetry)和克莉絲汀.海耶斯(Christine Hayes)的「舊約導論」(Introduction to the Old Testament)。

麻省理工學院最近增設一個針對高中生和高中教師的網站。樂溫是該網站的「名師」之一。有些來信將樂溫與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理察.費曼(Richard Feynman,1918年5月11日—1988年2月15日)相提並論。費曼美國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一個獨闢蹊徑的思考者,超乎尋常的教師,1965年,因在量子電動力學方面的成就而獲得諾貝爾獎,他通過寫書、演講和電視向人們普及物理學。

來自荷蘭的樂溫教授說:為MIT的學生講授初級物理課的一門必修課程,使他認識到真正起關鍵作用的是讓他們熱愛物理學、熱愛科學。以下是摘自樂溫教授個人網頁的簡介﹕

樂溫教授,原籍荷蘭,於1965年獲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University of Delft)物理學博士學位。1966年,他在痲省理工學院物理系作博士後研究 ,並於同年受聘加入痲省理工學院擔任助理教授,1968年被提升為副教授,1974年成為正教授。

樂溫教授曾獲2003年痲省理工學院埃弗雷特.摩爾.貝克紀念基金 (Everett Moore Baker Memorial Award) 本科教學優秀獎 ,樂溫教授的榮譽獎項還包括1978年NASA(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侷)授予的特別科學成就獎(Award for Exceptional Scientific Achievement),兩次榮獲亞歷山大.馮宏博獎(Alexander von Humboldt Award) (1984年和1991年),1984年古根海姆學者獎(Guggenheim Fellowship),1984年痲省理工科學學會本科教學優秀獎(MIT’s Science Council Prize for Excellence in Undergraduate Teaching),和1988年痲省理工物理系佈埃奇奈爾(W. Buechner)教學獎。1997年,他因發現暴態脈衝星(Bursting Pulsar)而榮獲NASA成就獎(NASA Group Achievement Award)。樂溫教授還被選為荷蘭王家科學院(Royal Dutch Academy of Sciences)的院士(1993年)、美國物理協會會士(Fellow of the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2月7日訊】(大紀元記者華明綜合編譯) 美國大學理事會(College Board)今年開始設立高中預選大學課程AP(Advanced Placement)「中國語言和文化」及「日語和文化」的課程及考試,並決定5月在網上提供中文和日文考試。有些美國學校計算機設備不足,網上考試面臨挑戰。AP中文考試將測試學生的中文交流能力、口頭和書面表達並解釋的語言能力,以及瞭解中國文化的程度。
  • (大紀元記者孫璨編譯報導)對於不少網絡迷而言,這或許是一個美夢成真:通過觀看優眺網(Youtube)獲得學分。
  • 【大紀元10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肖見綜合編譯報導)對那些提早申請大學的美國高中生來說,離通常的10月31日截止日期只有不到兩週的時間了。為此,賓州新牛津高中(New Oxford High School New Oxford High School)大學入學申請顧問坎諾裡(Joseph M. Connolly)和華盛頓郵報「招生101 」討論小組,總結出了申請入學者易犯的,或在工作者接觸到的,以及在全美大學入學輔導協會網站看到過的10個常見錯誤,而錯誤的結果可能導致就讀夢想中的大學希望破滅。
  • 【大紀元10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游攸綜合編譯)當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在YouTube上現身時,有一件事可以確定的是:上課將再也不會因打瞌睡而錯過某些片段了,因為大學已經開始在視頻分享網站上放置所有的教學錄像。
  • 【大紀元11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廖佩妮編譯)美國各大學招生委員會對於所謂大學排名早就牢騷滿腹。今年,數十家大學已經拒絕參加《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and World Report)的大學排名調查。對於這份調查,大部分的抱怨來自於《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的排名集中在大學的財富與聲望,對於大學的使命、所吸引的學生類型以及資源並沒有多所著墨。
  • 黃乾成,本名黃宇立,1959年生於嘉義六腳鄉蒜東村,曾任小學校長,也曾在嘉義大學與南華大學擔任助理教授。然而,在教育之外,他更是一位致力於水墨畫創作的藝術家。他說:「教育是一個真的是非常可愛的工作,可以讓我溫飽,但不會讓我成為富有的人。我們講的春風化雨,教人的一個工作是積德,但最重要的是,讓很多人成就自己。」
  • 伴隨著飄揚的五彩布條、七彩霞光,有著絕世神功的俠客在操偶師的掌中翻騰跳躍,源自台灣的「金光戲」是1950年代流行的布袋戲的一大種類。同一時期,美國知名布偶劇電視節目《芝麻街》(Sesame Street)的角色豬小姐(Miss Piggy)與青蛙科米(Kermit)自布偶師Jim Henson在1955年創造以來,成為美國電視、電影行業重要的文化象徵。當台灣布袋戲來到美國,會擦出怎樣的火花?本報記者專訪現任台北偶戲館館長的蔡易衛,分享他兩年前訪美交流的經歷。
  • 神與我們並肩作戰,高智晟,維權
    在他們具有生命的日子裏,這個制度給了他們不堪言盡的苦難!這個制度在給他們製造了不公正後,又使他們尋求公益的過程成了更加苦不堪言的人生災難。最後,還是這個制度「結束」了他們在人世間的痛苦--以結束他們生命的方式。
  • 神與我們並肩作戰,高智晟,維權
    二○○六年二月四日,我們發起了中國人「反迫害、反暴虐」的接力絕食聲援行動倡議,該倡議迅捷變成了海內、外華人針對在中國肆虐了半個多世紀的權力、黑惡勢力的抗爭風暴。聲援浪潮廣及幾十個國家及地區,得到了大多數國際主流媒體的關注及支持。
  • 神與我們並肩作戰,高智晟,維權
    鑑於目前的暴力恐怖現實,鑑於參加絕食抗爭的勇敢公民遭到中國政府野蠻迫害的殘酷現狀,鑑於我作為維權抗暴義工的工作條件已全部被非法剝奪,現就今後維權絕食抗暴的形式特作以下緊急聲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