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特蘭大土生土長的赫瑞愛塔珀勒女士。(攝影:伊羅遜/大紀元)

珀勒女士:舞蹈設計傑出 很有中國味

2008年01月06日 | 03:52 AM

【大紀元1月6日訊】(大紀元記者謝漫雪亞特蘭大報導)一月四日在亞特蘭大結束的新唐人華人新年晚會上,赫瑞愛塔‧珀勒(Henrietta Pollar)有可能是最後一位離開劇場的觀眾,在人們相繼離去之後,她還對著玻璃護欄從容不迫地整理自己的衣帽。

珀勒女士是在當地一家商店的玻璃櫥窗上看到神韻海報,上面演員的舞姿吸引了她,她說:「我喜歡舞蹈,各個國家的都喜歡。」

現在已經退休的珀勒女士和她的父母親都是土生土長的亞特蘭大人,在退休之前,她是一位市場營銷工作人員。 年輕時,珀勒女士畢業於南卡的Converse 女子大學,主修歷史課。也許是這個原因,她對所有的外國文化都感興趣,而且由衷的喜愛中國文化。

在中國新年晚會眾多的節目中,珀勒女士最喜歡《大唐鼓史》和《水袖》舞這兩個節目。她認為《水袖》表現了東方女性的柔美, 而《大唐鼓史》則表現了男士的強壯威武。「女孩子們穿著粉色的衣服,舞動長長的袖子,太美了!」她揮動著手臂解釋說。

對於整台晚會的質量,風趣的珀勒女士給了一個「A」。她說:「要知道演出這麼好,我一定要多買幾張,帶上家人來看。」「演出應該在亞特蘭大每年至少上演兩次,如果只有一次的話,應該演三到四場。」她說要告訴朋友們演出很有亞洲味,中國味。「傑出的舞蹈設計,所有演員的動作這樣的整齊、和諧,這很少見。」

對於演出中表現法輪功學員遭受迫害的節目,珀勒女士說:「很遺憾,中國大陸長大的人不一定知道美國人有言論自由,美國人可以批評他們的政府像是家常便飯, 這在中國是不可能的,在中國的百姓也應該享有批評政府的自由。」「美國人最大的自由是可以選舉他們的政府,左右國家的政策,暢談政治。美國人有這個自由,歐洲人有,也許有一天中國人也會擁有這個自由。」

珀勒女士喜歡考古,對中國的藝術、建築、食物和歷史一直非常嚮往。談起兵馬俑,皇陵和長城,她津津樂道, 顯然對這些古蹟瞭解不少。但她懼怕長途旅行,所以一直沒能實現前往中國的願望。「雖然我沒有去過中國,但知道中國文化很美好。」她說。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