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19日訊】旅居德國的「歐洲華文作家協會」會員黃鶴升先生,在經營餐館業之暇余,辛勤耕作數年,完成了哲學論著〈通往天人合一之路〉。該書獲得中華民國僑聯總會九十六年度(二零零七年)華文著述獎,學術論著社會人文科學類佳作獎。
黃氏發現,當今社會,科技發達,人類生活的經濟條件越來越好,可是人類生存的困境卻越來越嚴重:道德墮落,信仰危機,人們似乎無法找到一條德福一致的圓滿人生道路。於是黃氏以中國大陸人們熟悉的馬列主義唯物辯證法論起,結合康德的先驗論和黑格爾的辯證法進行論述,指出唯物辯證法在認識論上的錯誤以及意識對人類產生的困境,從而引申出儒學的形而上學道德論,闡述孔孟是如何處理這個意識與意識的問題的(即人與人的關係)。
黃氏將孔孟的道德哲學觀與西方主客體分立的哲學觀相比較,認為儒學在處理意識與意識方面佔據很大優越性。然而,要使人達至天人合一,德福一致的完善,作者認為儒家還是有欠缺的,其形而上的道德論,不可能抵達「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境界。作者經歷幾翻意識思想困擾後,對老莊的道無哲學有了極玄妙的慧悟:指出唯有老子「損無」的哲學方法,是通往天人合一的道路。
該書已在〈黃花崗〉雜誌第十九期開始連載。也可上網閱讀:www.huanghuagang.org ,反饋意見可直接與作者聯繫:e-mail: xueshenghuang@yahoo.com。(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