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双色球预测最准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台南區技專高職縱向聯盟 促就近升學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賴友容台南縣報導)為推動技專與高職縱向聯盟合作關係的「台南區技專與高職攜手7-UP計畫」,於21日下午2點半在南台科技大學第一會議室舉辦策略聯盟計畫簽約儀式,會中由參與校長或代表人簽署策略聯盟合約書;將建立學校間垂直合作、整合教育資源、促進學生學習銜接,將社區合作擴展至技專校院,提升學生就近就讀高職及技專校院意願。

南台科大教務長張鴻德提到,該計畫選定電機電子、機械、商業與管理、設計、餐旅及外語,協助聯盟合作高職推動專題製作教學工作及不分專業的創意類,提升高職同學的創意思考能力;而每一專業皆搭配競賽活動,獲獎同學可依成績在升學管道上取得進入聯盟技專學校就讀的優勢,另外輔導考取專業證照。

南台科大校長戴謙表示,經由高職教師培訓、學生專題製作、辦理學生競賽活動及證照檢定,以激發學生創造力與實務技能學習動機,另外將邀請南科廠商產學攜手3+4學程,提升高中職學生就近就讀技專校院的意願,是該計畫未來預期可達到的效益。

策略聯盟主辦單位為南台科技大學,協辦學校為遠東科技大學及南榮技術學院,合作學校有新化高工、陽明工商、 新營高工、曾文家商、慈幼高工、育德工家、 新榮高中、白河商工、天仁工商及玉井工商等10校。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賴友容台南縣報導)南台科大創校38年來,今年首次有來自8個不同國家的外籍學生畢業,校方於14日為這40名畢業生舉行了別開生面的畢業典禮,讓外籍生帶著全體師生暖暖的祝福,邁向人生下一個旅程。雖然有語言文化差異,但克服了學習障礙,學業成就則相當優異,其中有6名學生考取台灣學校博士班,11名學生獲得台灣知名企業聘任。
  • (大紀元記者賴友容台南縣報導)「六月新娘要出閣!」,不是的,是南台科大的創意畢業典禮。由校長張信雄以婚禮的祝福活動,挽著待嫁的女兒,帶領即將邁入社會的新人,在花朵盛開的拱門長廊,緩緩步向舞台,在校師生則以最誠摯祝福新人迎向一個斬新的人生旅程。張信雄分別對扮妝成尼泊爾、泰國、印度的3對新人進行婚禮祝福儀式,象徵來自不同國家的準社會新鮮人,將走向人生的新旅程,且得到長者無限的祝福及勉勵,前程必然光明亮麗。◇
  • (大紀元記者賴友容台南縣報導)南台科大機械系研發能力優異,在結合奇美醫院開發出多種醫療器具,參加2007全國技專校院學生專題製作競賽,則表現亮麗,分別在護理與保育群、化工群等2項獲得冠軍,另外在醫事與藥理群獲得亞軍,總成績為參賽學校中第二名。南台科大校長張信雄指出,本校機械系醫療科技輔具中心在此項競賽中已連續4屆獲獎。
  • (大紀元記者賴友容台南縣報導)8月1日是學校校長交接的熱門日子。南台科技大學也於當天舉行「新舊任校長交接典禮」,原擔任校長一職已18年的張信雄卸任,由前國科會副主委戴謙接手第3任校長,並在董事台南紡織董事長鄭高輝的監交下,完成印信交接。戴謙表示,將以他在產、官、學、研界豐富的資歷結合南部資源,期望南台科大能有更傑出的表現。
  • (大紀元記者賴友容台南縣報導)為了推動產學合作,笙泉科技公司捐贈南台科大價值2百萬元的系統開發工具及IC,捐贈儀式於15日在南台科大舉行。南台科大校長戴謙表示,很高興能與國內首屈一指8051 MCU 供應商的笙泉公司合作,他接掌校務以來,期望能傳承學校優良傳統,延續並發揚光大前任校長未完成工作,因此持續推動產學合作為當務之急。
  • 南台科大推動品德教育不遺餘力且成果績優,從94年度起推動「品德教育促進方案」,已連3年獲教育部獎助計劃,今年度獲頒品德教育績優學校獎。南台新科校長戴謙更結合明慧教育學會的「希望樹說好話」活動,他表示,到南台學校首先要推動友善校園,大家之間彼此問候、祝福,相互講好話。
  • 中秋節於中國人而言是個全家團圓的日子,南台科技大學為了讓該校116名外籍生了解文化的差異,體會中秋節對中國人的特殊意義,盡速融入台灣的生活中,於20日在該校藝文中心舉辦中秋節一系列慶祝活動。
  • 屏東縣竹田國中在高雄中北扶輪社贊助下,開展讀報教育。不僅提升偏鄉學子閱讀能力、開拓國際視野,去年國中會考,竹田國中更是創下佳績,全校畢業生62%考取屏東中學及屏東女中,錄取率全縣第一。3月21日,竹田國中舉辦成果分享及讀報教育比賽頒獎。
  • 入學筒
    依據流傳幾百年的傳統,德國小學一年級學生在上學的第一天都要攜帶一個色彩繽紛的紙製圓錐體到學校,看起來像是個特大號的甜筒。究竟這個圓錐體裡面有何玄機?這項傳統又是從何而來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