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人物】「平淡天真」話董源

淑萍;圖:小玉
font print 人氣: 36
【字號】    
   標籤: tags: ,

董源,字叔達,五代江南鍾陵人。因曾任南唐中主李煜的後苑(又稱北苑)副使,故別號稱「董北苑」。五代時期是山水畫的重要階段,畫家將題材深入大自然,致使山水畫法的技法更加成熟,並因地域特徵形成了不同的畫派風格,如北方以荊浩、關全為代表,畫作充塞著氣勢雄渾的北方峻嶺。而在南方,則以董源、巨然為代表,畫面處處是草木秀麗的江南景色。

董源善長畫山水,他根據江南水光山色的特點,以淡墨點出江南風光,吸取青綠山水及水墨山水的技法,創造了水墨、色彩相結合的特殊畫法。作品中有群峰層疊,有雲霧繚繞,有小橋流水,一派江南風光,給人平實簡約的樸素感覺,所以人們常用「平淡天真」形容他的風格。

董源最有創意之處,不是像一般山水畫家那樣先以上幹線條確立彤體,而是耐心的用無數的苔點、無數的皴線來描寫景物。北宋郭若虛指出他的山水畫時說「水墨類王維」,元時趙孟頫稱其「著色如李思訓」,米芾也盛讚他「唐無此品」。董源的水墨山水,對後世影響很大,所以後人常將其與巨然並稱「董巨」,成為南方山水畫派之祖。

董源不只擅畫山水,他對畫牛、虎、龍、人物也很傳神。相傳他所畫的牛、虎,逼真到「肉肌豐混,毛毳輕浮,具足精神」,而所繪人物傳神程度,曾使奉詔入宮議事的馮延巳,將琉璃屏風上董源所繪之宮女誤以為真人,而不敢入內。由此可見董源繪畫功力之深厚。

《瀟湘圖》可說是董源的代表作之一。遼闊而平遠的江水,遠處山巒煙雲起伏不定,畫家利用簡潔的造形及豐富的墨點,表現出瀟湘煙嵐迷離之美。董源一生創作豐富,現存放台北故宮的有《龍宿郊民圖》及《洞天山堂圖》二幅。@*(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曾鞏(1019年—1083年),字子因,建昌南豐(今江西南豐)人,北宋散文家,被譽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 呂蒙少時年輕時性情火爆,不讀書傳,隨著知識的增長,待人處事上有顯著的進步。以前,呂蒙每要上陳大事,常不用筆墨起草即便口占為疏。所以在領部曲事時常被江夏太守蔡遺所輕蔑,但呂蒙終無恨意。
  • 趙孟頫(1254至1322年)字子昂,號松雪,又號松雪道人、鷗波,湖州(浙江吳興)人。趙孟頫出身宋室官宦書香之家,是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幼小聰慧,讀書過目成誦,才華洋溢。
  • 劉羅鍋原名劉墉,字崇如,號石庵,山東諸城人,生於康熙五十九年(1720)。其實「劉羅鍋」的叫法是嘉慶時候傳開來的,當時劉墉已是八十多歲的老人,走起路來背也駝了,嘉慶皇帝便開玩笑稱其為劉駝子,才漸漸有了「劉羅鍋」的叫法。
  • 廉頗是戰國時期趙國的大將軍,他率軍征戰時,守必固、攻必取,連強大的秦國都懼怕他三分。
  • 王猛是東晉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他所處的時代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動亂的時期。那時東晉偏安江南,北方陷於十六國紛爭之中,在這硝煙瀰漫的歷史舞台上,他出將入相,演出了一幕幕有聲有色的歷史劇。
  • 盧懷慎是唐朝人,歷任監察御史、侍御史及御史大夫等職務,玄宗時升為宰相。他自認才能不如另一位宰相姚崇,凡事避讓,所以在任期間的政績只在於薦賢舉能。
  • 伍子胥是春秋時期楚國人,後來在吳國受封於申,故又稱申胥。他一生中謀略迭出,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智勇兼備的名將,但命運坎坷、屢遭磨難,最後甚至得不到善終。
  •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兩句話可大有來歷,出自皇帝宋真宗在《勵學篇》中的詩句。宋朝人崇尚文化、尊重知識,連皇帝為讀書代言呢!那麼,皇帝的話準不準呢,看看宋朝宋祁兄弟的故事就知道啦!
  • 在元曲領域,最有趣的作家組合莫過於「酸甜樂府」。一個喜食酸而號酸齋,一個好甜食而號甜齋,恰巧又都擅長散曲創作,因而後人習慣將二人合稱。多姿多彩的元曲,就這樣增添了幾分酸酸甜甜的奇妙滋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