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彩票开奖直播-hkjc投注户口app-体育博彩平台排名

敬姜的堅持

文/楊紀代 插畫/ 逸華
font print 人氣: 49
【字號】    
   標籤: tags:

春秋後期的魯國,政權握在季氏手中,哀公四年至二十七年(公元前506→前468年)執掌國政的是季康子,季康子權傾魯國,他的叔父公父文伯是很受寵信的大夫。

公父文伯自以為官列大夫,侄子當國,很是體面威風,慢慢的滋長了驕奢之心。一天,他退朝回家給母親敬姜問安,有點趾高氣昂。老夫人一生勤儉,儘管滿門高官厚祿,她也可以坐享榮華,但她並不這樣做,仍然像普通百姓的婦女那樣,時時坐在紡車前紡紗。文伯見到母親如此,大為不滿的說:「娘!您也該歇息吧!像我們這樣的家庭,老母還在紡織,傳出去不說我這個兒子沒好好的侍奉娘親,罵兒不孝,恐怕讓侄兒季康子知道了,也會不高興的!」

敬姜聽了,深深的嘆了一口氣,接著又紡起紗來,一邊紡一邊說:「魯國真要滅亡了!讓你們這些人做官,國家命運掌握在你們手中,而你們卻不懂得持家治國的道理。給我坐下,聽我慢慢道來。」

文伯恭敬的坐在母親的紡車前,敬姜語重心長的說:「古代聖王治國,把老百姓安頓在貧瘠的地方,讓他們開墾耕種,勞其民而用之,所以能夠長治久安,為什麼?凡是老百姓懂得勤勞則事事處處與人為善,如果好逸惡勞,就善心全無而惡念滋生。自古以來,沃土之民好淫逸,貧瘠之地的百姓善良向義,這都是使民以「勞」與「逸」的不同結果。小到百姓,大至天子、三公、九卿、百官,都是同一個道理。天子與百官勤政清廉,則國家政治必然寬仁體德,天下安寧。老百姓也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無一日懈怠,則家安人旺。」

聽著母親的教誨,文伯頻頻點頭。當敬姜講到這兒,文伯心想,這些都是男兒的事,而且我們家又不缺吃少穿、馬肥車輕、滿門官服、拖絲曳帛,還需要高齡老母親自紡織嗎?於是不解的說:「娘所言皆男人之事,孩兒不敢好逸惡勞,但您年事已高,本當坐享清幅,又不是兒子不孝。」

敬姜接著說:「你再聽我講,怠惰,在上天看來是有罪的,這是古往今來的制度,非但男人如此,女人也是一樣。王后、公侯夫人、卿之內子、命婦、烈士之妻,都要做女紅。自上而下,人人勤勞,誰敢起妄念貪圖安逸享樂?今日的我是一個寡老太太,你又是職位在下的大夫,朝夕侍奉君王。我擔心你忘懷、背棄先人的志業。況且我看你漸生怠惰,發展下去將可能無意中獲罪!我希望你朝夕提醒我一定不要廢棄先人之業,可是你今天卻說我為什麼不坐享清福。以此看來,你雖然世襲了父親的官職,我卻害怕這樣下去你會絕了季氏的香火!」

老母的諄諄教誨,以見微知著的道理,提醒兒子戒奢戒怠,使公父文伯深受啟迪:原來老人家紡織不輟,是為了以其身教使兒子勤於政事,克勤克儉,方保家祚永昌。後來他把這件事告訴了季康子,季康子更是受用無窮。

「一勤天下無難事」、「勤能補拙」這些耳熟能詳的俗諺,能流傳至今,當然有它的道理在。「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左傳)更明白告訴我們:勤於工作的人,絕不會貧困!

今天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心肝寶貝、父母的掌中明珠,如果從小到大,事無鉅細,大人全包,什麼都代勞,那麼一遇事兒就杵在那裡,像個木頭人一樣,等著你替他解決。其實隨著年齡的增長,讓孩子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自己該做的事,才是正確的家庭教育。

台灣也流行這麼一句話:有勤快的媽媽就沒有勤快的兒女。越俎代庖實在是不智之舉,那樣就變成愛之適足以害之了!適時的指導孩子做點家事,不僅能養成勤勞的好習慣,同時敎會他們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培養責任感。有承擔後果的觀念,有接受挫折的勇氣。

不要讓孩子成為溫室的花朵,遇事就像鴕鳥一樣將頭埋入翅膀下裝做沒看見,與我無關。解決了一時可解決不了一世,人生在世,什麼事最終都得自己一人獨自面對的,何不從小就養成以「勤」字來破除一切的難關呢!@*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傳說鄭板橋詩、書、畫三絕,讀了他的全集,才知道家書更絕!傳說鄭板橋列名「揚州八怪」,他們一個比一個怪,讀了家書,才知道他是那麼平凡,就好像生活在我們週遭的尋常百姓、慈愛父母。他的家書僅留下十六封,可封封展現出來的卻是真摯可感的「民胞物與」的胸懷。
  • 做為教育工作者,對很多事物總習慣分析或探討它的教育意義,事實上,這樣的習慣也是督促教育工作者自省的一面鏡子,觀賞韓劇「大長今」亦提供我這樣一個思考的機會。
  • 親愛的家長!您是否苦惱於孩子課餘之暇,總是沉浸在那些荒誕不經的卡通劇情裡,和一些走暴力路線的電玩遊戲中,導致言語不雅、舉止欠妥,用的都是些怪腔怪調的辭彙,學的都是些不合時宜的動作,雖然知道不對,想扭轉糾正,可就心有餘而力不足。
  • 社交媒體Instagram上有一段可愛幼兒摺疊衣服的視頻,不僅收穫數千萬網友點閱,還引爆一場意想不到的網絡激辯。
  • 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我驚訝地發覺幾乎每個在機場跟飛機上的孩子眼光都固定在iPad的屏幕上了。雖然我理解帶著小孩旅行並在中途長時間的停留期間讓他們保持盡興的困難,但我不禁想,我們通過讓他們過度使用屏幕時間,以此可能為孩子們製造了哪些影響深遠的問題。
  • 在當今數位時代,無所不在的科技產品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和舒適,但也造成了負面影響,例如對這些產品過度依賴甚至上癮、隱私權被侵犯、記憶力衰退等。現在連育兒專家都大聲疾呼,不要讓小孩過度沉溺於科技產品,不要讓這些產品替你養育小孩。
  • 人們有時候難免會因為某些事情生氣,這是一種很複雜的情緒,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破壞人際關係,甚至引發衝突。而為人父母者對於孩子的生氣,往往會感覺很棘手。現在,有專家分享了有效的解決之道。只要在孩子生氣時說一句短語,他們馬上會鎮定下來,無論他們年齡多大都是如此。
  • 眾所皆知,聽古典音樂有益身心健康,坊間也有出售一些專門供孕婦播放給胎兒聽的胎教音樂。最近墨西哥的一項研究發現,讓胎兒聽古典音樂可以讓他們的心率變得很平穩,可能有助於他們的發育。
  • 孩子總是愛拖延?家長可用4C原則陪伴孩子去累積正向經驗。
  • 在廢棄的童子軍營地撫養在家上學的孩子意味著永遠沒有乾淨的雙手——因為他們要建造小木屋、樹樁日晷,以及在小溪邊釣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