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1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胡清暉、鍾麗華/台北報導〕國內外豬肉相繼檢出殘留禁藥「瘦肉精」的「Ractopamine」成分(商品名為「培林」 ),引發消費者疑慮,衛生署、農委會邀請專家學者討論後,決定比照日本標準,擬定牛、豬肉的容許量,並於即日起預告,最快可望在8月底正式解禁,未來豬農仍要登記核准才能使用。不過,養豬協會則揚言,若政府貿然開放,將帶領豬農們繼續抗爭。
衛生署食品衛生處長鄭慧文指出,美、加、紐、澳、日本等二十四國均訂定「瘦肉精」成分之一的「培林」最大殘留容許量,衛生署將從嚴訂定合理標準。至於「瘦肉精」另一成分「clenbuterol」,在去年農委會頒布禁令之前,原已訂有牛、馬的相關標準,一旦解禁,即恢復原先標準。
農委會防檢局長宋華聰表示,由於衛生署評估瘦肉精並不會對人體危害,農委會配合衛生署政策解禁。宋華聰表示,瘦肉精要不要解禁,不是開會或是高層決定,必須經過科學、專家評估,防檢局必須尊重。
宋華聰強調,由於中國發生吃了含有瘦肉精的肉品而中毒的案例,去年農委會9月預告瘦肉精為禁藥、10月正式公告,預告當時並沒有人反對,現在「客觀環境」已經改變,防檢局也只能配合。至於相關法規是否溯及既往?檢調是否還有繼續調查的必要?宋華聰則回答:「不知道。」
豬農要繼續抗爭
目前人在美國考察的養豬協會理事長潘連周,已聯絡各縣市的養豬協會在今天召開緊急會議做出因應。潘連周強調,瘦肉精危害人體健康,全世界僅二十餘國使用,其中只有日本、美國、新西蘭為先進國家,他認為,是因為陳總統即將過境美國,政府才有解禁的壓力。
潘連周指出,他近日在美國的超市與養豬場瞭解,吃瘦肉精的豬都是次級品,價格便宜二成,多數美國人不吃這種豬肉,為什麼國人要吃這種肉?尤其國人消費習慣與國外不同,會食用內臟與碎雜肉,風險更大。
至於外界質疑是否因為美國壓力而解禁?衛生署食品衛生處長鄭慧文強調,衛生署是參考「瘦肉精」在動物體內的代謝、殘留、毒性安全性資料、國際相關規範,依科學專業的角度加以整體評估訂定。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