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35位攝影師最後一次回憶紅毛港

人氣: 66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7月8日訊】(大紀元記者宋佳怡高雄報導)35位藝術攝影者,他們凝聚對紅毛港村民的感激與情懷,到當地將一棟棟老宅,刷上油漆、掛上巨幅照片,表達與在地人共同走過歲月的印記。穿梭在紅毛港阡陌縱橫的鄉間小巷中,已有多戶村民已開始遷村,建村近有400年的高雄「紅毛港」,至今將步入歷史,未來將改建為貨櫃場。

對於紅毛港在地人的熱情與濃厚的人情味有著說不盡的感謝,35位藝術攝影家,為了答謝受到在地人的關懷與照顧,用「藝術心、紅毛港情」,彩「庄」老宅為主題,在他們的巧思下,拾起將面臨消失的歷史記憶。

港口邊搭建起的臨時照片展覽,牆上貼滿了滿滿的追思相片,從早期的黑白相片到近代的彩色相片,擁有20年攝影經歷的主辦人楊順發表示,因為家就住在小港,常常下班就到鄰近的紅毛港,拍照片,最令他回味的是老宅悠久的門面景致及在地人的熱情,他相當懷念與當地人共處的那份情感。


需多攝影愛好者對紅毛港留下不捨回憶,自行開辦攝影展及裝置藝術,為紅毛港留下最後記憶。(李曜宇攝影/大紀元)

他舉例說,今年端午節期間,他在當地拍一戶人家蒸肉粽的畫面,女主人熱情的送上四顆肉粽,一解他飢腸轆轆的五臟廟,楊順發滿懷感激的述說著。

古色古香的閩南式紅磚瓦房,由於長達40年的禁建緣故,除了因居住需求而加蓋的鐵皮屋等建築外,並無太大的改變,聚落仍維持舊貌,保存了諸多50、60年代特色代表性建築及豐富人文景觀,也成為國內獨特的大型老聚落。


四周的房子都拆光了,攝影師楊順發把他當成漁民紀念館,有趣的像是一棟釘子戶。(李曜宇攝影/大紀元)

談到一處處被拆除的「紅毛港」老宅,他表示,相當的不捨,所以他決定與村民一同走過歷史性的一刻,在最後招集了35位藝術攝影家,每個人發自內心共同在沒有任何資金補助下,自掏腰包,協力完成展覽,也藉此表達對當地人的感謝與敬意。

展覽時間:7月7日至16日,地點:紅毛港,有興趣目睹傳統老宅民眾,要趁早出發,因目前已有多處民宅正實行拆除之中。


紅毛港的老房子,在這群攝影師的裝置下有了不同的意義,但可能這棟房子明天就要被夷為平地。(李曜宇攝影/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